江門蓬江:首屆“百校對百企”校企合作洽談會達成51家(次)合作意向 “及時雨”穩落地,校企喜結“好姻緣”

字體:[大] [中] [小]
春雨綿綿潤萬物。

3月27日上午,
一場校企合作的“及時雨”——
江門市蓬江區首屆
“百校對百企”校企合作洽談會,
也在蓬江區迅速落地。
1.jpg

這是一場規模空前的“及時雨”。來自國內100所院校代表、江門市蓬江區166家知名企業代表齊聚一堂,“百校對百企”,共謀校企合作發展之路。

這是一場精準灌溉的“及時雨”。兩本提前制作并對接、厚達551頁的校企合作名錄,讓校企雙方充分釋放需求,精準對接各項資源,真正實現優勢互補。
這是一場雙方共贏的“及時雨”。臺下洽談熱烈,臺上喜報不斷。據統計,短短半天時間,全場合計達成51家(次)校企簽約合作,數據背后,無不指向讓“學生得技能、院校得發展、企業得人才”的共同目標,代表著校企雙方共同的心之所向。
一場緊密型校企合作的“及時雨”,穩穩落地了。一段段校企之間的“好姻緣”,正徐徐結成。


政府“施甘霖”:解渴鼓勁

“來,我們加個微信,你們把招聘需求提前發過來,學生6月份畢業,他有可能覺得你們更好,雙向的選擇嘛。”
“包不包住?待遇怎樣?總部和分公司薪酬相差多少?問這么多,因為我們要為學生負責,也得為咱們企業負責,大家都滿意才能持續深度合作!”
……


現場熱切的洽談對接之聲不絕于耳。

值得一提的是,
兩本厚厚的校企合作名錄
引人注目。
2.jpg

翻開“高校篇”,廣東、廣西、陜西、浙江、湖北、湖南、江西、黑龍江、吉林……來自全國10多個省份的各類本科、大專、中技中職院校,帶著明確合作目標,有備而來;


再看“企業篇”,166家蓬江區規上企業,或來自智能家電、高端裝備制造、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或來自健康食品、摩托車及零配件等蓬江優勢特色產業,全都清晰備注好招聘清單、合作意向。


這場開在春天里的洽談會
緣何吸引全國上百家高校
遠道而來?
緣何吸引蓬江區上百家重點企業

熱情參與?


“今年3月初,蓬江區領導帶領一批重點企業負責人,來到我們學校招聘對接。這種務實的做法,我們很欣賞!”西安交通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導、副院長陳飛坦言,蓬江區政府一開始就拿出了滿滿誠意,“包括一開始的引才政策、產業結構、發展平臺等方面的介紹,不是走過場、蜻蜓點水,而是言真意切。我們認為,蓬江有很好的發展機遇,可以給畢業校友提供鍛煉成長的好平臺。”

3.jpg


“中山大學不少學生有留在珠三角工作的意愿,這場洽談會架起了高校與優質企業之間的橋梁,幫助我們更近距離地介紹專業情況,更全面地了解地方人才需求,是一場高質量的洽談會!”中山大學校招辦負責人楊政說。


“政府搭建了這么好的平臺,真的非常‘解渴’!”廣東海信通信有限公司招聘管理工作人員付超表示,這場洽談會既能讓企業接觸學校、加深合作,也能解決企業招聘的一些痛點,比如臨時用工問題、管理崗位儲備問題等,切實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政府施“甘霖”,“解渴”又“鼓勁”。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如何幫助校企共建長期、有效、直接的深層次交流合作關系,保障企業用工需求,這是與蓬江區高質量發展息息相關的重要命題。

當前,蓬江區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圍繞市委“1+6+3”工作部署,提出了今年GDP增長8%以上、力爭實現8.5%、用兩年時間實現千億GDP強區的目標。

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呼喚高水平的人才。“衷心希望我們能以此次合作洽談會為契機,推動合作向更深層次邁進,讓創新創業火種燃遍蓬江,人才齊聚智匯蓬江,讓各大院校學生在蓬江這片熱土上揮灑汗水、成就夢想!”蓬江區主要領導在洽談會啟動儀式上鄭重承諾,“我們將以最大的誠意、最好的服務、最優質的發展環境,實現校企合作共贏。”


校企結“姻緣”:供需對接邁向縱深發展

“恭喜,暨南大學與海信(廣東)空調有限公司達成合作意向!”


“恭喜,廣東科技學院與廣東科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達成合作意向!”

“恭喜,廣東省粵東技師學院與海目星(江門)激光智能裝備有限公司達成合作意向!”

……

活動當天,臺上喜報連連,臺下洽談熱切。據統計,共有51家(次)院校與企業現場達成合作意向并簽訂意向書;22家院校在當天下午深入企業走訪調研,進行深度洽談合作。4.jpg

其中,廣東海洋大學與廣東科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江門頂益食品有限公司、蘭芳園(廣東)食品有限公司、江門市蓬江區東云食品有限公司、廣東瑞榮泵業有限公司、順豐速運粵西區等6家重點企業簽訂校企合作意向書。


“沒白來,甚至收獲滿滿!”廣東海洋大學學生工作部部長肖文輝表示,該校現場對接了10多家企業,帶來的五六十份資料全都派完,除了兩家提前對接的企業,剩下4家都是現場直接達成合作意向的,“還有一家水產企業,看上了我們水產學科(排名全省第一)培養的博士生,目前正在跟我們學校水產學院院長、相關負責人對接,相信接下來會有新的喜訊。”

這場洽談會,
不僅是一個好的開始,
更是一部完美的“續集”——
據了解,
今年蓬江企業與高校之間的合作,
最早要追溯至3月初,
蓬江區在西安交通大學舉行的
重點企業碩博人才專場洽談會。

“今年我們已經參加了6場校招,老實說我們人才缺口不大,但是高端人才不容易招引。在西安的座談會上,我們看到陳飛教授介紹的高分子膜項目,就非常感興趣,因為我們盈通剛好在招這方面的博士,雙方都有意愿。”廣東盈通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盈通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黃綺華介紹說,經過這半個月的接洽,雙方將開展更深層次的合作對接。

“盈通公司很主動,很實在,我們因此有了很好的合作基礎,接下來可能在高分子材料項目研發上,一起進行工程領軍卓越人才的培養,讓能夠組織主導重大科技項目開發的高層次人才,參與護航企業的高質量發展之路。”陳飛說。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校企合作,當天還有8家高校與蓬江區人社局簽訂人才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通過政府“搭臺子”“架梯子”的方式,讓院校“挑起擔子”、企業“拓寬路子”,持續推進政校企三方深入開展務實合作,推動校企供需對接邁向縱深發展。

5.jpg6.jpg

鏈接


一場誕生自基層的“校企洽談會”

“坐在辦公室碰到的都是問題,深入基層看到的全是辦法!”事實上,這場洽談會就是源自基層。
    
在基層問題里誕生。蓬江區人社局在調研、暖企時發現,企業存在季節性用工、長期性用工難題。比如,上個月江門海信不缺人,但這個月可能就缺人了。不同的企業特點、難點、需求都不一樣,人社部門不可能跟著每一家企業跑,怎么辦?
    
不少企業負責人亮出了觀點:有沒有可能通過政府主導、開展更深層次的校企合作,實現“冠名辦班”“訂單培養”?這樣一來,學生有了合適的“試煉場”,企業也有了更專業、更穩定的人才來源,可以從根源上解決問題。下定決心后,蓬江區人社系統熱火朝天地干起來了。
    
在質疑聲中推進。在發動企業過程中,阻力出現了——部分基層干部有了不同的想法:“只需打電話通知到位即可,企業參不參加不要緊。一場對接會怎么可能促進結對合作,怎么就能簽約?”對此,蓬江區人社局主要負責人認為,原因是一開始沒有把問題講透徹、講明白。
    
后來,蓬江區人社局主要負責人召集各鎮(街)對接企業負責人,重新發動。“我們要讓大家明白,這場洽談會是落實市委、區委高質量發展有關部署的重要舉措,是一件對政府、企業、高校百利無一害的好事才行。”蓬江區人社局主要負責人表示。
    
認知一扭轉,效率就提上來了。很快就有100多家企業報名了,直到報名結束,還有企業負責人打電話表示:“希望給個機會參加。”
    
在各方驚喜間亮相。活動舉辦前,政府各部門、企業方面有不少人驚喜地問:“你們真的發動100家企業了嗎?”人們的不敢置信,也從側面說明了這個活動的必要性、重要性。事實上,為了這次活動的成功舉辦,人社系統的干部提前做了不少功課。“區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暖企就是要‘落實落實再落實’,不能走形式。因此,我們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大家紛紛表示。
    
“會有企業現場簽約嗎?”洽談會舉行前一天,有干部心里打起了鼓。蓬江區人社局主要負責人卻很有信心地表示:“在前期工作中,我發現校企雙方都很熱情,相信會有很多高校和企業達成共識。”
    
3月27日,51家(次)校企簽約合作,這場誕生自基層的洽談會給出了最好的回答。


相關附件:

工作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