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千里求賢西安:“來吧,做蓬江城市發展的‘合伙人’”

字體:[大] [中] [小]

圖片


陽春三月。

當全國各地游客“狂飆”向江門的時候,

千里之外的古都西安——“京海人”

正在上演一場“逆向狂飆”。


“2021年,我帶隊到外地高校宣講江門,還要字正腔圓地說,‘江門是人杰地靈的中國僑都’,現在,我覺得不用再這么介紹了,我直接說出江門的網名——‘京海市’。”


3月11日,在江門市蓬江區重點企業碩博人才西安交通大學專場洽談會現場,這段獨特的開場白,讓西安各所高校學子們不由驚呼:原來,竟是“京海人”來了。


圖片

洽談會現場,“京海人”展示的“狂飆扇”


筆者了解到,此次蓬江區攜手轄區內10家億元以上知名企業,遠赴西安招攬博碩高端人才,共提供超40個優質崗位,其中,博士最高年薪可達40萬元。


一把狂飆扇,一句京海人,一場西安行。


江門蓬江,“狂飆”千里,向高端人才發出了最真摯的邀約——狂飆的蓬江呼喚人才、美麗的蓬江吸引人才、開放的蓬江集聚人才、發展的蓬江成就人才,希望廣大青年學子向我們蓬江狂飆而來,一起做蓬江城市發展的“合伙人”!



一把“狂飆扇”
折射出政府殷殷攬才心

電視劇《狂飆》帶火了江門,也催生了一款火爆的文創產品——“狂飆扇”。長堤風貌街的店老板因此有了“甜蜜的煩惱”:“平均每天賣出超過500把,每天都罰抄500遍,好辛苦!”

圖片

“狂飆”元素滿滿的新市路


在專場洽談會現場,這把扇子在經過全新設計之后,被作為“見面禮”,送給每一位到場的西安高校學子。


圖片

每一位到場的學子都收到了見面禮——“狂飆扇”


徐徐展開扇面,只見正紅色作底,金燦燦的電視劇同款“狂飆”二字居中。翻過扇子背面,“才聚蓬江,共創未來”八個大字映入眼簾。字的下方還有三個醒目的二維碼,分別是蓬江區人民政府官方鏈接、蓬江區人才政策詳解、江門市就業創業政策宣講手冊。


“我是狂飆粉,一路追劇追下來,也對江門的美食美景慕名已久,這次收到又精致又好用、又有紀念價值的扇子,真的感受到了‘京海人’的貼心、用心和誠心!”西安交通大學大四學生徐琪說。


一把小小的扇子,贏來了人才的好印象。事實上,為了這份好感,蓬江區“蓄謀已久”。筆者了解到,在“狂飆”西安之前,分管人才工作的區領導、區人社局主要領導就帶著蓬江區引才隊伍,進行了周密的謀劃。


區人社局就業創業促進股股長文燕軍、區人才中心工作人員莫宜霖分享的兩個小故事,無不從側面驗證了這次“狂飆之旅”的非同一般。


“有一天早上,我六點多起床后,竟然發現了局長凌晨4點16分發來的信息,想把‘狂飆扇’上的logo、內容進一步優化,她后來跟我講,心里一直想著這件事,到四點多都還沒睡著!”文燕軍說,讓他感到驚訝的事情不止這些。在今年2月初定下“西安行”之后,區人社局就給全區145家億元以上工業企業發出需求表,最后收回22家企業碩博人才需求。


“在我準備電話邀請的時候,局長跟我說,她要挨家挨戶親自邀請,用最大的誠意邀請企業、為企業招攬人才!”文燕軍說。

“大家好!我不是賣魚的老莫,我是給大家送政策的老莫小姐姐!”在活動舉辦的前一天,帶隊區領導改的這句開場白,讓莫宜霖負責的人才政策講解宣講環節,瞬間變得有趣起來。26歲的莫宜霖感嘆道:“領導不僅改自己的稿,也幫忙改我的稿,這樣我們走出去,就都是一個feel的‘京海人’!”


一句“京海人”

讓江門誠意引來熱烈回響


現實中的“京海人”是怎樣的?短短一個上午,企業、人才都發出了各自的心聲。

在企業推薦環節,10家億元以上蓬江實力企業代表,不約而同都成了“江門推介官”,結合切身經歷描述他們眼里的江門,“我們江門”成了大家統一的“口頭禪”。

圖片

企業代表現場推介江門、介紹崗位情況


“我叫宋開民,是山東人,在江門工作了9年多的時間,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我們江門也是非常開放的城市,在這樣的搖籃里,海信也不斷拓寬國際化的布局……”廣東海信電子有限公司對外合作總監宋開民這樣開場。


“我今天站在這里,不以一個企業管理人員的身份,而是以一個‘新江人’的身份,向大家推介江門。”廣東科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王小東來自內蒙古自治區,2007年碩士畢業后加入科杰,他以身邊案例講述“宜居江門”:“我可以保證,只要你來了江門,不管你進入現場任何一家企業,都可以享受優厚的人才政策、拿到可觀的薪酬待遇,在江門安家買房都不是問題。”


廣東興藝數字印刷股份有限公司企管總監黃小珍說:“在江門住久了會發現,這里一小時經濟圈特別便捷,小公園特別多,治安特別好,政府的服務非常到位,不是因為我在江門、在這里招聘,才說江門好,確實是發自內心地喜歡這座城市。”


立足產業所需、人才所求、江門實際,企業代表們一波“狂飆”,讓即將畢業的學子們在深入了解中,對江門最初的好感,慢慢變成了期待和向往。


圖片

西安高校學子熱烈互動


西安交大研三的譚芬是法學專業,因此瞄準了江門海目星的法務崗位:“我是一個吃貨,之前關注過一個廣東美食博主,里邊講到江門的艇仔粥,非常非常想試試。我對江門的印象一直很好,而且我的家人也都在廣東,希望有機會加入江門,成為‘新江人’。”


柳玥荃,西安交大材料與化工碩士,不僅喜歡江門的腸粉和燒鵝,對江門政府、江門企業的各項政策待遇也很滿意。“剛才咨詢了海目星、彩立方的相關崗位,對于材料特別是金屬材料而言,公司給出的薪酬已經非常不錯了,可以看出企業和政府滿滿的誠意。”她說。


“從這些活力四射的企業,可以看出不一樣的城市氣息。我一直在大西北長大,很想去濱江城市工作生活,現在對江門充滿了期待和向往。”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研究生阮春發說。


“一場西安行”

所有期待都變成“安欣”


三月的西安,桃李芬芳,柳色青青。結束西安專場洽談會的企業代表們,亦是滿面“安欣”,收獲滿滿。據統計,當天洽談會總到場近257人次,總投遞簡歷122份,初步意向69人。


圖片

洽談會招聘現場


“我們收到一個海外留學生的簡歷,主要是做光伏太陽能這一塊,和我們的產品工程師(激光)方向很匹配,還是非常不錯!”海目星(江門)激光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校招負責人陳偉通說。


“高端人才招來一個都是賺到!一次性收到這么多高端人才簡歷,包括機械、熱能、電子、動力等多個領域,這是以前從來沒有的(情況)。學生們都來自西安交通大學、長安大學、陜西科技大學等重點高校,溝通能力強,專業扎實,綜合素質普遍很好!”廣東彩立方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漱文說。


“海信收到十來份簡歷,基本以碩博為主。而且不少材料專業的學生,跟我們工業工程師、質量工程師匹配度比較高。這充分說明,政府帶隊比單個企業過來影響力要大得多,我們企業非常支持、非常歡迎這種方式,希望接下來可以在多個城市延續下去。”宋開民說。


“這一次因為政府的帶動、《狂飆》的‘加持’,讓同學們更加了解了我們江門,了解我們各個企業,招聘效果非常不錯。其實我們公司借力蓬江區‘3個100人才引育工程’,這幾年已經招進來兩個博士人才,接下來希望政企一起加把勁,讓好政策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好助力!”嘉寶莉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經理馮臘雪說。


圖片

蓬江區人才招引團隊與西安交通大學舉行座談


成績源于實干。作為廣東省江門市的中心城區,蓬江區精準推進市委“人才倍增”工程,持續釋放“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重磅信號,在2022年啟動了“3個100人才引育工程”,前兩個“100”,就是圍繞蓬江區的重點產業發展、聚焦重點企業,分別引進100名博(碩)士和100名專業技術、高技能人才。


人才政策力度和成效如何?筆者了解到,針對新到蓬江就業的本碩博人才,符合條件者可享受累計2.4萬元——72萬元的政策補貼,同時博士、碩士、本科生可分別享受8折、8.5折、9折的優惠折扣購買人才住房。一年多來,蓬江區政府拿出“真金白銀”拴心留才,也取得了累累碩果:2022年以來新增江門市高層次人才463人,累計1874人,高層次人才總量在江門市排名第一。


“一場西安行,吹響了今年蓬江區人才集聚、招賢納智的奮進號角!”作為此次活動牽頭部門,蓬江區委組織部、蓬江人社方面表示,接下來,將延續此次熱潮,一路“狂飆”下去,繼續奔赴南昌、東莞等多個城市招才納賢,為全市、全區高質量發展凝聚人才力量。


相關附件:

工作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