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今日蓬江 > 蓬江旅游

一夜魚龍舞,直上九重天!這項非遺被譽為“嶺南一絕”

字體:[大] [中] [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江門歷史悠久,人文積淀豐厚

一個個非遺項目

如同散落在時光長河中的璀璨明珠

閃耀著獨特的光芒

訴說著江門人民世代相傳的智慧與匠心

微信截圖_20241128110434.png

為多角度、多風格

展現我市非遺項目的價值與風采

推進中華傳統文化、五邑僑鄉文化

傳承發展

江門市廣播電視臺策劃推出

《非遺影像志》

系列融媒產品和節目


璀璨星辰 荷塘紗龍

江門市蓬江區荷塘鎮

有一項獨具特色的民間藝術活動
被譽為“嶺南一絕”
這就是當地最有影響力的龍舞表演
荷塘紗龍

微信圖片_20241128110626.png

這座有上百年歷史的老祠堂

目前也是荷塘紗龍非遺文化活動的
重要展示地

微信圖片_20241128110631.png

荷塘紗龍

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并于2008年列入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微信圖片_20241128110634.png

這天

蓬江區荷塘鎮篁灣村黨委副書記
李錦初
約了村里的老師傅來祠堂
商量扎新龍的細節

微信圖片_20241128110637.png

數百年來

荷塘紗龍都是由當地的師傅
全手工制作
其制作工藝頗為繁雜
微信圖片_20241128110639.png
蓬江區荷塘鎮篁灣村黨委副書記李錦初:“他們兩個人做這個龍,最少得要半年時間才能夠做出一個成品。”
整條龍全長52米,由24節構成,主要由竹篾、鋼絲、木板、薄紗等材料制成,龍頭的制作是整條龍的難點,哪怕是一條鋼絲線的弧度,師傅們都要反復打磨與對比,只為塑造出一個威武雄壯、氣宇軒昂的龍頭。
微信圖片_20241128110643.png
蓬江區荷塘鎮篁灣村黨委副書記李錦初:“要求按照這個龍頭的神韻做,但是重量要減輕到15斤以內。”

幾天前荷塘紗龍隊接到邀請,即將參加一場非遺活動——高村魚餅節。
李錦初作為龍隊的主要負責人,憑借多年在龍隊的經驗,已經提前做好了這次活動的行程安排。

李伯浩是地道的本村人,自幼便與紗龍結下了不解之緣,作為荷塘紗龍的第十二代傳承人,他早早就精通了龍舞的全套技藝。

微信圖片_20241128110648.png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荷塘紗龍市級代表性傳承人李伯浩:“我是從十八九歲的時候,就開始跟師傅學習。我在龍隊主要負責龍珠傳承,其他工作都是大家相互商討研究。”

荷塘紗龍,是一種武術與舞蹈相結合的龍舞表演。表演時帶珠人巧妙地舞動龍珠,引導龍頭帶動龍身跟隨其舞動。

微信圖片_20241128110651.png

蓬江區荷塘鎮篁灣村黨委副書記李錦初:“帶珠人必須要有八卦棍的武術功底,要有馬步,這樣才能夠表現出神韻。因為龍珠是龍的靈魂,龍是跟著龍珠走的,龍頭要跟著龍珠做動作,所以舞龍珠的人是一條龍的總指揮。”


作為龍舞表演的引導者,要想舞好龍珠,每天的基本功練習必不可少。然而對于整個龍舞團隊來說,每次演出前的集訓也非常關鍵。

按計劃,今晚開展演出前的第一次集訓,紗龍隊員們如約而至。大家席地而坐,聚精會神地聽著老師傅講解舞龍的技藝。

荷塘紗龍龍舞的一大特點,就是表演時形態靈活多變,尤其講究動作敏捷輕盈,龍舞變化迅速。


蓬江區荷塘鎮篁灣村黨委副書記李錦初:“整套表演需要100個人,不斷更替換手,龍頭龍尾加一起有24節,這24個人舞動的過程中,如果其中一個人走錯一步,后邊的都沒辦法舞了,表面上看這個龍頭是14斤多,但是它拖住龍筋,拖住后邊這些人, 所以實際上重達50斤。”

微信圖片_20241128110659.png

江門市蓬江區荷塘紗龍協會會長李湘賢:“舞紗龍是一個比較高強度的文化運動,他們舞動的時候,我都很擔心他們身體,因為我看到跟我同齡的人還在舞龍。”


荷塘紗龍的技藝傳承,歷經數百年的風雨,一代代舞者們將其發揚光大,然而隨著社會生活的轉型,和新潮娛樂方式的影響,荷塘紗龍的生存環境也受到一定威脅。

蓬江區荷塘鎮篁灣村黨委副書記李錦初:“現在我們村年輕人的存量不多,召集這些年輕人有一定的困難。”

為了保護和傳承這一文化遺產,各界人士共同努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篁灣村的幼兒園,中小學都開設了舞龍課程。每個星期紗龍隊員們都會去學校親自授課。

微信圖片_20241128110704.png

荷塘鎮篁灣中心小學老師鄧宇成:“紗龍文化已經成為我們學校的特色文化,我們學校作為傳承基地,每個星期都有開展紗龍課程練習,我們還要教他們紗龍的制作。”

微信圖片_20241128110707.png

蓬江區荷塘鎮篁灣村黨委副書記李錦初:“傳承的工作都是從幼兒園、從小學開始培養,為我們荷塘紗龍不斷輸送血液,輸送人才。”

微信圖片_20241128110710.png

訓練中,多了幾個年輕人的身影,其中一員就是李師傅的兒子李嘉彬。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李師傅就系統地教授他龍舞的技藝。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荷塘紗龍市級代表性傳承人李伯浩:“現在 我們主要是培養多元化的人才,不是單單舞一個龍珠。”

訓練結束,隊員們相繼離開,扎龍的老師傅留下來,對龍的形態做一些調整和修補,為接下來的龍出水儀式做準備。經過幾天的集訓,今天隊員們會完成紗龍演出前的一個重要儀式。

各執其藝!上龍!

伴隨著鞭炮聲和鑼鼓聲,荷塘紗龍蜿蜒而出,隊員們把紗龍運往指定地點,準備這場重要儀式。

荷塘紗龍,之所以擁有高度的觀賞性和藝術價值,更在于夜間舞龍的獨特魅力,此時,龍身內會同時點燃200多只特制蠟燭,這些蠟燭具備防風防滴的特點,被巧妙地插入特制裝置中。
微信圖片_20241128110714.png
蓬江區荷塘鎮篁灣村黨委副書記李錦初:“點蠟燭是一個傳統,不能破壞這個傳統,一陰一陽,使得這個燭光氛圍靈動,表演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做龍上水的一套儀式,龍要上水的時候吸滿水吸滿能量。”
傳說,荷塘紗龍原本是一條水龍,由鯉魚變化而成,故荷塘紗龍舞動時會有兩條鯉魚,伴隨紗龍形影不離。
微信圖片_20241128110718.png
儀式中,紗龍不僅汲取了滿滿的能量,更被賦予了水的靈動與神韻,還被加冕以吉祥與祈福的深遠意義。
萬事俱備,正式的活動在萬眾矚目中拉開了序幕!

掌聲有請,荷塘紗龍隊上場!
荷塘紗龍隆重登場,在眾人的熱情簇擁下,荷塘紗龍逐一演繹了各套動作。
微信圖片_20241128110722.jpg
蓬江區荷塘鎮篁灣村黨委副書記李錦初:“舞龍接班人有一個共同的想法,紗龍畢竟在我們篁灣村流傳了幾百年,上一輩留下來這份遺產不能丟失。”
微信圖片_20241128110726.jpg
燭光映照之下,紗龍晶瑩剔,透整條龍通徹透亮,仿佛金龍降臨,栩栩如生,“展翅欲臨三級浪,昂頭直上九重天”。
微信圖片_20241128110728.png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一刻大家感受到了數千年來,深植于中國人心中的圖騰——龍的神奇力量,大家心弦共鳴,沉浸在傳統文化的深邃魅力中,非遺之光猶如流轉歲月中的璀璨星辰,恒久閃耀。

(來源:蓬江發布)


相關附件:

蓬江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