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魚龍舞,直上九重天!這項非遺被譽為“嶺南一絕”
字體:[大] [中] [小]
【頁面調色: 】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江門歷史悠久,人文積淀豐厚
一個個非遺項目
如同散落在時光長河中的璀璨明珠
閃耀著獨特的光芒
訴說著江門人民世代相傳的智慧與匠心
為多角度、多風格
展現我市非遺項目的價值與風采
推進中華傳統文化、五邑僑鄉文化
傳承發展
江門市廣播電視臺策劃推出
《非遺影像志》
系列融媒產品和節目
璀璨星辰 荷塘紗龍


李伯浩是地道的本村人,自幼便與紗龍結下了不解之緣,作為荷塘紗龍的第十二代傳承人,他早早就精通了龍舞的全套技藝。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荷塘紗龍市級代表性傳承人李伯浩:“我是從十八九歲的時候,就開始跟師傅學習。我在龍隊主要負責龍珠傳承,其他工作都是大家相互商討研究。”
荷塘紗龍,是一種武術與舞蹈相結合的龍舞表演。表演時帶珠人巧妙地舞動龍珠,引導龍頭帶動龍身跟隨其舞動。
蓬江區荷塘鎮篁灣村黨委副書記李錦初:“帶珠人必須要有八卦棍的武術功底,要有馬步,這樣才能夠表現出神韻。因為龍珠是龍的靈魂,龍是跟著龍珠走的,龍頭要跟著龍珠做動作,所以舞龍珠的人是一條龍的總指揮。”
作為龍舞表演的引導者,要想舞好龍珠,每天的基本功練習必不可少。然而對于整個龍舞團隊來說,每次演出前的集訓也非常關鍵。
按計劃,今晚開展演出前的第一次集訓,紗龍隊員們如約而至。大家席地而坐,聚精會神地聽著老師傅講解舞龍的技藝。
荷塘紗龍龍舞的一大特點,就是表演時形態靈活多變,尤其講究動作敏捷輕盈,龍舞變化迅速。
蓬江區荷塘鎮篁灣村黨委副書記李錦初:“整套表演需要100個人,不斷更替換手,龍頭龍尾加一起有24節,這24個人舞動的過程中,如果其中一個人走錯一步,后邊的都沒辦法舞了,表面上看這個龍頭是14斤多,但是它拖住龍筋,拖住后邊這些人, 所以實際上重達50斤。”
江門市蓬江區荷塘紗龍協會會長李湘賢:“舞紗龍是一個比較高強度的文化運動,他們舞動的時候,我都很擔心他們身體,因為我看到跟我同齡的人還在舞龍。”
荷塘紗龍的技藝傳承,歷經數百年的風雨,一代代舞者們將其發揚光大,然而隨著社會生活的轉型,和新潮娛樂方式的影響,荷塘紗龍的生存環境也受到一定威脅。
蓬江區荷塘鎮篁灣村黨委副書記李錦初:“現在我們村年輕人的存量不多,召集這些年輕人有一定的困難。”
為了保護和傳承這一文化遺產,各界人士共同努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篁灣村的幼兒園,中小學都開設了舞龍課程。每個星期紗龍隊員們都會去學校親自授課。
荷塘鎮篁灣中心小學老師鄧宇成:“紗龍文化已經成為我們學校的特色文化,我們學校作為傳承基地,每個星期都有開展紗龍課程練習,我們還要教他們紗龍的制作。”
蓬江區荷塘鎮篁灣村黨委副書記李錦初:“傳承的工作都是從幼兒園、從小學開始培養,為我們荷塘紗龍不斷輸送血液,輸送人才。”
訓練中,多了幾個年輕人的身影,其中一員就是李師傅的兒子李嘉彬。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李師傅就系統地教授他龍舞的技藝。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荷塘紗龍市級代表性傳承人李伯浩:“現在 我們主要是培養多元化的人才,不是單單舞一個龍珠。”
各執其藝!上龍!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