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專題專欄 > 法治政府建設

【法治政府建設】行政執法改革為基層賦權賦能 白沙街道強執法 老街周邊展新顏

字體:[大] [中] [小]

  白沙街道位于江門市的中心城區,人流量密集,占道經營問題一直是一個治理難題。鎮街綜合行政執法改革以來,白沙街道堅持執法為民的思想,以問題為導向,整合轄區內的市場資源,引導流動擺賣人員到轄區內的便民服務點進行規范經營,讓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

  近日,白沙街道江禮大橋“跳蚤市場”周邊占道經營、攤位凌亂、垃圾亂丟、交通堵塞等問題,在白沙街道的大力整治下,得到了妥善解決。

  變化因何而來?鎮街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前,處罰權限制在縣級以上,往往存在縣級部門“管得著看不見”,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因不享有行政處罰權“看得見管不著”的執法困境。改革后,白沙街道組建了綜合行政執法隊伍,承接了城管、農業農村、生態環境、應急管理、衛生健康、自然資源等部門的731項行政執法權,可以充分發揮屬地管理的優勢,讓過去“看得見管不著”的違法現象轉變為現在“看得見管得著管得好”的情況。

  一、深入摸底排查,掌握情況

  針對江禮大橋的占道經營問題,白沙街道派出多名執法人員對流動擺賣人員逐一進行信息登記,了解其占道擺賣動機、生活情況和擺賣需求,并有針對性地進行疏導。據統計,該處流動攤檔約300多戶,主要以擺賣鮮花、古玩、雜貨為主。占道擺賣人員中既有下崗職工,也有困難居民等特殊人員,該群體收入不穩定,流動性大,安置工作迫在眉睫。

   圖片1.png圖片2.png

  (執法人員對流動擺賣人員基本信息進行登記)

  二、發揮屬地優勢,整合資源

  在掌握了占道擺賣人員基本情況后,白沙街道根據占道人員的數量、需求,分析研判市場的容納度,在確保不影響居民、不妨礙交通秩序、不占盲道、不堵塞消防通道、不擾亂市場秩序的情況下,充分發揮屬地優勢,深入轄區內各個市場進行調研選址,最終選定樂豐中藥材交易市場作為便民安置服務點。

  三、耐心疏導解釋,引攤入點

  白沙街道把困難想在前,把工作做在前,運用說服教育、勸導示范、警示告誡、指導約談等柔性方式對占道經營戶進行勸導教育,引導經營戶到樂豐中藥材交易市場便民服務點規范擺賣,化堵為疏,確保形成“引攤入點”長效機制。經多次溝通協調,300多戶流動擺賣人員最終入駐樂豐中藥材交易市場的便民服務點進行擺賣。

  圖片3.png

  (執法人員耐心勸導占道經營戶到便民服務點擺賣)

  四、加大巡查力度,避免反彈

  行政執法不是以罰代管,事后的執法監督更重要。對于少部分仍然在江禮大橋底占道擺賣的人員,白沙街道嚴格按照文明城市相關標準和要求,通過加大巡查力度、安排專人駐守等方式方法,對亂擺賣、亂堆亂放等行為進行勸導教育,同時指引流動攤販到樂豐中藥材交易市場安置點擺賣,對部分不配合執法的流動攤販采取暫收貨物、依法依規取締等強制措施,確保占道經營不反彈。

  五、加大宣傳力度,鞏固成果

  為讓更多市民了解江禮大橋“跳蚤市場”轉移至樂豐中藥材交易市場便民服務點,白沙街道積極鼓勵便民服務點市場方降低準入門檻,吸引原占道經營戶進場經營,并在小紅書、微博、抖音等網絡平臺廣泛宣傳,從而增加便民服務點的人流量,確保進場擺賣的經營戶進得去、留得住。

   圖片4.png圖片5.png

  (樂豐中藥材交易市場安置點)

  隨著改革的步步深入,白沙綜合執法隊被更多的群眾所熟知,這既是行政執法權限和力量向基層延伸和下沉,為基層治理賦權賦能,街道為群眾辦實事的體現,也是執法隊嚴格公正規范文明執法深入人心的結果。鎮街綜合行政執法改革以來,白沙街應用行政執法“兩平臺”共辦理案件1341宗,其中占道經營1129宗、違章建筑24宗、衛生健康56宗、安全生產47宗、環境保護47宗、農業農村25宗、其他13宗,有力地震懾了各類違法行為,提升了社會治理效能,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治理效果,進一步提高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相關附件:

法治政府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