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江區法治建設成果展示 第3期】依法治水 實現黑臭水體到生態廊道的華麗轉身
字體:[大] [中] [小]
【頁面調色: 】
近年來,蓬江區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全面推進依法管水治水,以實現水清河暢、岸綠景美、人水和諧為主要目標,黑臭水體華麗變身生態廊道,城市水體實現長治久清,為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廣東樣板提供“蓬江方案”。
(天沙河碧道)
在法治護航下,蓬江區水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依法治水、治水惠民成效顯著。一是蓬江區列入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監管平臺的5條黑臭水體全部完成消除黑臭,黑臭水體消除率100%;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二是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達97.6%,工業污水處理率100%,全區348個自然村生活污水處理100%全覆蓋。累計新建污水管網約556公里,污水提升泵站116座,轄區內排水企業污水可就近排放至城鎮污水處理廠,不再自行承擔高昂的處理費用,企業經營降本增效,水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雙豐收”。三是在消除黑臭河涌基礎上,結合碧道建設及城市發展需要,做好綠化、固堤、修碧道、建公園等加法,啟動天沙河景觀示范段、天沙河碧道、江門河北岸碧道等工程,打造“一河兩岸”新景觀,展現江門不同時期的城市風貌,治水與民生改善相結合,一條條江河成為惠澤百姓的幸福河。
蓬江區城市黑臭水體綜合治理工程在2019年生態環境部督導檢查和2020年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的監督檢查中,連續兩次順利通過黑臭水體考核,得到國家和省考評組的充分肯定。先后榮獲廣東省環境教育基地、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廣東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八五”普法基層陣地等榮譽稱號。
(天沙河碧道)
從“差等生”到“優等生”,法治思維系統治理實現河暢水清
黑臭水體治理是難題,更是必答題。蓬江區成立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黑臭水體治理工程項目指揮部,連續三年把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列入政府工作清單,以依法治理系統破解整治難題。政策項目立項,風險評估和合法性審查先行;政策項目實施,法律顧問先行;政策項目落實,法治宣傳先行,黑臭水體治理全面納入法治軌道,法治理念貫穿始終。統籌岸上岸下、上游下游,開展全流域全要素系統治理,印發“1+4”工作方案(1個總方案和工業、農業、垃圾、生活污水4個專項污染源整治工作方案),對5條“黑臭水”建檔立冊,嚴格落實“一河一策、一河一臺賬、一河一評估、一河一清單”整治模式,推行“一名責任領導、一個專業化團隊、一套工作方案、一張倒排工期清單、一張掛戰圖、一抓到底”工作機制,咬定目標不放松,凝心聚力抓落實,水體水質明顯好轉,蓬江區河長制水質考核從治理前全市倒數到治理后穩定全市前列。
從“碎片化”到“全鏈條”,依法治理依法監督守好一方碧水
保護水體,就是守護城市“生命線”。近年來,蓬江區把水環境保護執法擺在突出重要位置,協調聯動區城管、生態環境、農村農業水利部門及屬地鎮(街)密切分工配合,嚴格執行“雙隨機、一公開”、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形成河湖管理保護合力。近三年累計出動執法人員1000余人次,辦理行政檢查執法案件800宗、行政處罰案件330宗,涉黑臭水體整治行政處罰案件無一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區人大常委會創新“四個一”監督治水機制(每月一公示、每季一通報、年中一報告、年末一測評),組織各級人大代表800余人次開展25次專題視察,提出意見建議87條,10名人大代表擔任“民間義務河長”,70名區鎮人大代表擔任“環保監督員”,依法督察視角向社會延伸,獲評2020年度全省人大環保監督優秀案例。
以“河長制”促“河長治”,織密織細工作網絡推動長治久清
積極探索建立完善法治化、制度化河湖管控新模式,深入推進水環境治理長效機制建設。一是把在推進黑臭水體治理過程中形成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理理念、政策措施通過制度形式加以固定,先后出臺《江門市蓬江區河湖長制水質考核獎懲工作方案》《江門市蓬江區河湖長制工作提醒通報約談制度》等文件,增加考核獎懲對象、補充設置“問責”條目、細化履職成效反饋形式,壓緊壓實河長制工作責任。二是構建“河長+河道警長+檢察長+民間河長+專職巡河員+河道保潔員+護河志愿者+網格員”的全方位護水管水工作體系,將河(湖)長制工作納入基層網格化管理,用“微網格”筑牢河湖管護“大屏障”。
從“治水”到“智水”,載體創新全民參與提升法治觀念
全民守法是法治的基礎,依法治水離不開全民法治意識的提高。蓬江區高標準打造智水展示中心,將治水經驗“搬進”展廳。智水展示中心由“1廳1園”構成,即1組展廳(水之趣—環保教育展廳、水之力—治水綜合展廳、水之道—科普會議區)和1個展園(生態凈水區、智慧治水區、環保教育科普區、智慧互動區)。智水展示中心自2021年4月運營以來,共舉辦109場專題水情水文化及主題環保科普教育活動,接待參觀人員超6.3萬人次,成為蓬江區市民及青少年觀察生態治水的“法治大課堂”。
(蓬江區智水展示中心)
治水興水,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依法治水是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推進水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支撐。治理好老百姓身邊的水環境,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既是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群眾對美好生活的熱切期盼。如今,一條條“碧水暢流的安全行洪通道,水清岸綠的自然生態廊道,共享健康的文化休閑漫道,高質量發展的生態活力濱水經濟帶”正在蓬江大地不斷延展,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正加速釋放。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