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專題專欄 > “六穩”“六保”專欄
蓬江區發展“一村一品”,助力現代農業提質增效,構建產業發展新格局
字體:[大] [中] [小]
【頁面調色: 】
近年來,蓬江區堅持依托特色產業,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切入點,大力發展上巷涼瓜、良溪沃柑、五洞牛肉等主導產業資源優勢,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切實走好品牌發展之路、產業帶動之路、綠色發展之路,助力鄉村振興、產業扶貧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工作成效
(一)打造項目示范基地,帶動特色產業蓬勃發展。通過實施“一村一品”項目建設,以打造涼瓜、沃柑等特色農業基地為目標,確定了杜阮鎮上巷村和棠下鎮良溪村為實施地點,每條村整合260萬元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全市范圍內率先申報、率先審定、率先施工。項目建設圍繞農產品標準化種植推廣、整體種植技術和設備設施提升、農業品牌認證、發展網絡直播帶貨等方面,打造核心產業示范基地,帶動農戶大力發展沃柑、涼瓜種植,實現“企業+農戶+市場”的產銷之路,推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相結合的發展轉型。
(二)發展富民興村產業,鑄就鄉村振興新引擎。
近年來,蓬江區因地制宜,大力發展五洞牛肉街、良溪文化旅游等特色產業,使農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為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夯實經濟基礎。以棠下鎮五洞村牛肉一條街為例,目前全村共有大大小小的牛肉店20余家,產業集聚效應明顯,帶動增收氛圍日益濃厚,成為蓬江區展現農村新形象、激發農民新希望、助力城鄉融合發展于一體的重要平臺和名片。今年以來,五洞村通過舉辦蓬江區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棠下牛肉節等一系列活動,推廣特色名優產品展銷、周家拳展演、技能大比拼等亮點活動,充分體現我區鄉村產業興旺、脫貧攻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等方面的成效。
(三)探索聯農帶農機制,推動脫貧攻堅行穩致遠。以“一村一品”項目實施為抓手,實施“公司+貧困戶”合作扶貧模式,引入廣東豐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采取保底分紅,每年按7%收益進行分紅的模式,聘用鎮轄區內幫扶對象參與務工,并對有興趣種植沃柑的幫扶對象開展沃柑種植技術指導,實現精準幫扶對象種植技術提升,又能獲得公司的分紅待遇、企業種植沃柑的產量提高的雙贏局面。建設一村一品項目,能有效創新收益分享模式,通過訂單式農業、創造就業崗位等發展思路,加快推廣“訂單收購+分紅”“土地流轉+優先雇用+社會保障”“農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多種利益聯結方式,讓更多農戶分享加工、銷售環節收益。
(四)規范農村“三資”管理,為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保駕護航。今年以來對農村資產資源交易平臺進行優化升級,推行網上交易平臺,實現農村集體資產資源交易網絡化、移動化,引入融和農商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接入交易平臺,推廣網上交易普及至鎮街級交易平臺,多人競價的良性現象頻出,實現了農村集體資產經濟效益最大化,大大提高了集體收入。修改完善《關于江門市蓬江區農村集體土地征用補償款管理的指導意見》,使征地款的使用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截止2019年底,全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組兩級)收入達17.06億元,同比增長22.23%,收入在200萬元以上的有71條村,占比94.67%。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加快打造特色產業集群,促進三產融合發展。大力推進杜阮涼瓜小鎮、市級農業現代產業園、“一村一品”特色村建設進度,做到相對集中、各顯特色、相互帶動、快速發展。深入實施精品名牌戰略,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推動農業、旅游、生態“三維一體”,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加快農業一二三產業跨界融合,提高農業生產附加值。
(二)發展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抓好產業升級新驅動。繼續加強對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的支持和培育,尤其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形成以龍頭企業為中心的區域產業,帶動特色效益農業的整體發展,提升農民組織化生產水平,通過各個環節示范帶動,使更多的農民積極參與合作社經營,提升農戶組織化程度,提高標準化生產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