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專題專欄 > 數據開放 > 財政局 > 財政預決算

關于江門市蓬江區2003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04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字體:[大] [中] [小]


——2004年2月18日在江門市 

蓬江區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江門市蓬江區財政局局長 蘇炳裕 

 

 

各位代表:

  我受江門市蓬江區人民政府委托,向大會報告江門市蓬江區2003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04年預算草案,請審議。

  一、2003年一般預算執行情況 

  2003年,在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的監督和支持下,我區財政工作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區委提出的“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全力建設經濟強區”的工作思路,積極組織財政收入,加強財政收支管理,推進財政改革,依法行政,依法理財,實現了財政收支平衡,略有結余。

  2003年全區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26519萬元,為區人大通過的預算收入24554萬元的108 %,超收1965萬元,與上年同比增收5168萬元,增長24.2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完成32491萬元,為區人大通過年度預算支出29479萬元的110.22%,比上年增支3991萬元,增長14%。一般預算收入加上省市下劃上解后的余額6370萬元和上年結余10萬元,與一般預算支出相抵后,凈結余408萬元,其中包括結轉下年度支出的上級一次性補助款365萬元。

  2003年全區一般預算收支主要有兩方面的特點:一是鎮、街地方財政收入22833萬元,占全區財政收入的86.1%,對全區財政收入的增長起到積極的作用。二是在“保工資、保運作、保發展”的前提下,重點保證了科技、教育、農業、民政等支出需要,分別完成區人大通過預算的105.63%、100.6%、110.71%和119.76%。

  2003年,我們認真落實區人大通過的預算,努力抓好幾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財源建設工作力度,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區堅持長遠理財的理念,圍繞財源抓經濟,圍繞效益抓財源,把財源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依托地域優勢,充分利用積極的財稅政策,發揮預算、財政貼息等政策組合效應,支持重點項目建設,大力培植和涵養稅源,使財政增收建立在良性的經濟運行基礎之上。

  (二)圍繞增收目標,加大組織收入力度。及時采取積極措施,努力克服由于政策與體制變動造成的增支減收因素,一是實行政策推動,實施市區財政管理新體制后,進一步完善鎮街的財政考核獎勵措施,有效地調動了鎮街努力組織好財政收入的積極性,推動了全區財政收入的增長。二是各部門將收入任務具體落實到稅種、稅源,明確到單位,加強對重點稅源的征收管理,堅持依法征管,應收盡收,逐步提高稅收的征管質量,切實增加可用財力。三是順應稅收屬地征管的需要,進一步理順了稅務機關與鎮街征收經費的結算關系,規范了征收經費管理制度。

  (三)統籌財政資金,合理安排支出,確保財政工作平穩運行。為有效解決被省扣減歷史債務4555萬元而造成的財政資金缺口,我們全力抓好增收節支工作,統籌運用好各類財政性資金,加強支出管理,優化支出結構,加強對各項追加預算支出的審核工作,嚴格控制財政支出范圍和規模,壓縮一般性支出,既保證了工資發放和黨政機關的正常運轉,也確保了低保、科技、教育、農業和其他重點支出項目的需要,集中財力支持重點項目建設。

  (四)深化財政改革,穩步推進公共財政建設。一是進一步深化部門預算改革,繼續擴大部門預算試點范圍,實施預算內外統管,嚴格核定各項支出。二是穩步實施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進一步規范和統籌全區工資統發工作,逐步理順杜阮、棠下、荷塘三鎮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統發,積極組織人力草擬國庫集中收付的規章制度,認真開展國庫集中收付試點的前期準備工作。三是嚴格執行《政府采購法》,繼續加強政府采購制度建設,全區共舉辦政府采購活動154次,采購金額1770多萬元,節支率3.54%;受理審核了財政性資金基建工程預、結算項目31項,審核基建工程資金1880萬元,核減率5.1%。四是積極穩妥推進我區的農村稅費改革工作,嚴格按照“五取消、一改革、一種稅和三個確保”的原則,貫徹落實各項稅改政策及配套措施,及時退回政策性多征收的農業稅款,落實農村教育轉移支付補助資金213萬元,切實減輕農民負擔。五是貫徹實施市區財政管理新體制,積極主動理順市區新體制的存在問題;切實做好棠下、杜阮、荷塘三個鎮財政業務銜接工作,逐步完善三鎮的財政預算編制、預算外資金管理、會計人員管理、財政信息化建設等業務的統一管理。

  (五)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加強財政資金管理。一是進一步加強鎮級“收支兩條線”管理,重點抓好行政事業性收費的“收支兩條線”工作,加強財政票據管理,認真做好新版財政票據的更換工作。二是落實中小學“一費制”收費制度,切實解決教育收費熱點問題。三是認真開展財政專項資金檢查和各項財務管理監督工作,規范行政事業單位和企業會計核算行為。四是切實加強鄉鎮財政管理信息化和農業稅收信息化的建設,設立鎮級財政結算中心,建立健全鎮街財政所的財務管理機制。五是認真組織清理政府的債權債務,切實做好財政資金的回收和各類資產變現工作,全年回收財政資金2850萬元,協助處置城信社債務資產33項,變現資金524萬元。

  (六)強化內部管理,加強財政隊伍建設。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注重實踐,轉變工作作風,努力提高財政干部綜合協調能力,增強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理財的自覺性,推進黨風廉政建設,進一步提高干部的業務素質和政策水平。

  2003年,我區超額完成年度財政預算任務,其他各項財政工作也取得了新進展。但在預算執行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政策性增支減收因素多,財政收支矛盾突出。二是政府債權債務風險依然存在。工作中存在的這些困難和問題,需要我們不斷提高理財質量和水平,通過加快發展地方經濟來解決。

  二、2004年一般預算草案 

  2004年,我區財政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促進全區經濟發展為目標,以“增收節支,統籌兼顧,提高績效”為原則,按照建立公共財政體制的要求,切實組織好財政收入,深化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強支出管理,確保重點支出,促進我區各項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2004年,按照 “保工資、保運作、促發展”和保證重點領域支出需要安排財政預算。2004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安排30232萬元,比上年增長14%。根據《國務院關于改革現行出口退稅機制的決定》,按照市下發的基數計算,剔除出口退稅5674萬元,加上省市下劃上解后的余額10431萬元(含出口退稅基數5189萬元)和上年結余408萬元,全區地方財政預算可支配財力合計35397萬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安排35397萬元,比上年增長8.94%。

  2004年預算支出的主要項目有:科技投入資金682萬元,比上年增長10.18%,主要用于科技三項費用、扶持民營企業發展、科技基金、科學事業費、科普經費;文體廣播和計生等經費265萬元,剔除上年一次性追加款,按同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11.81%;教育事業費2686萬元,剔除上年甘化小學專項補助,按同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9.1%;教育費附加支出990萬元,比上年增長14.19%,主要用于基礎教育、專項基建和設備購置等支出;農林水利事業費495萬元,比上年增長6.45%,主要用于農林水利等部門事業費和水利建設支出;城市維護費1641萬元,剔除上年一次性追加款,按同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13.27%,主要用于環衛、社區道路維修和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等支出;撫恤和社會福利救濟費705萬元,剔除上年省市一次性補助,按同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4.6%,主要用于最低生活保障、撫恤、救濟、基層政權建設支出;其他支出2307萬元,比上年下降8.63%,主要用于防范金融風險、經濟發展獎勵、預留增資、預備金和預算周轉金等支出;支援不發達地區支出265萬元,比上年增長32.5%,主要是去年少支出29萬元;鎮街支出17632萬元,比上年增長18.89%。

  三、堅定信心,開拓進取,努力完成年度預算任務 

  2004年,我們要努力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培植后續財源,增強財政發展后勁,真抓實干,全力以赴落實各項財政工作,確保財政收入穩定增長。

  (一)大力支持稅源建設,加快區域經濟融合發展。按照公共財政發展的方向,充分發揮財稅政策和資金的引導作用,實行“扶優扶強”的財政政策,積極落實財政技改投入、財政貼息、經濟發展獎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依托資源優勢、地域優勢、骨干企業優勢,適當集中財政資金,在資金使用上實施重點戰略,提高財政投入績效。

  (二)加強收入征管,確保財政收入穩定增長。圍繞組織收入的中心工作,加強財稅部門的協調配合,及時落實征收任務,強化稅收征管;切實推進農村稅費改革工作,加強農業稅收征管力度,千方百計挖掘增收潛力,增加財政收入。

  (三)優化支出結構,努力保證重點支出。進一步調整財政支出結構,按照公共財政的要求,繼續深化事業單位經費供給改革,進一步理順財政結算關系;積極推行績效預算,堅持集中財力辦大事,努力保障科技、教育、文化等重點領域和項目的支出需要,切實做好財政資金使用的追蹤問效,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四)進一步深化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提高財政管理水平。著重抓好五項改革:一是結合市區財政管理體制的調整,認真組織實施區對鎮街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確保我區鎮街新舊體制的平穩對接。二是積極推進部門綜合預算管理,努力改進和規范預算編制。三是進一步完善政府采購和財政性資金基建工程項目的管理,依照法定程序完善政府采購活動的管理辦法和具體操作規程。四是逐步開展國庫集中收付改革工作,從源頭上控制支出。五是穩步推進農村稅費改革,規范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資金管理,確保鄉村政權組織和農村義務教育正常經費的需要,防止農民負擔反彈。

  (五)創新機制,強化監管,加快依法理財進程。一是全面落實“收支兩條線”管理的規定,繼續將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納入預算管理或財政專戶管理。二是完善財政監督機制,堅持依法行政、依法理財,按照《預算法》、《會計法》、《政府采購法》等財政法律法規,加強財政專項資金的監督檢查,進一步整頓會計工作秩序,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三是加強鎮街財政管理,進一步完善財政所的職能建設,規范財政財務工作,保證鎮街財政管理新體制的順利實施。

  (六)加強政府債權債務管理,防范財政風險。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對政府債權債務統一歸口管理,堅持“誰借債,誰償還”的原則,明確償債責任。進一步規范和完善公有資產管理、監督和營運體系,統一管理國有資產、集體資產和金融資產,盤活存量資產,清理不良資產,重組有效資產,特別是加強對我區集體企業資產和兩個城信社回收物業資產的管理,妥善解決和理順歷史形成的債權債務及法律信貸擔保關系等遺留問題,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增強財政支付能力,防止政府債務因到期不能償還而轉化為財政風險。

  (七)加強財政隊伍建設,規范內部管理。圍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加強財政干部思想道德建設,廣泛開展黨風廉政建設教育,增強政治覺悟,規范內部管理,提高業務水平。

  各位代表!新一年的財政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我們一定要堅持區委的正確領導,堅定信心,真抓實干,為全面完成今年各項財政工作任務,開創我區財政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

相關附件:

財政預決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