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專題專欄 > 數據開放 > 統計局 > 統計年報

江門市蓬江區統計局關于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字體:[大] [中] [小]

蓬江統字 [ 2006] 5

 

江門市蓬江區統計局關于2005年國民

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06年3月20)

 

2005年,全區人民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國民經濟加速增長,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提高,城鄉居民生活不斷改善,社會和諧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一、綜   

國民經濟增長加快,全區綜合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初步核算,2005全區生產總值完成95.15億元,同比增長17.76%,增幅比上年提高1.16個百分點,創近10年來新高。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96億元,增長1.07%;第二產業增加值57.67億元,增長25.12%;第三產業增加值33.52億元,增長9.81%。全區人均生產總值4550美元,三大產業比重為4.1660.6135.23

民營經濟加快發展。全區年末個體私營企業(工商戶)21973家,注冊資金27.15億元,其中私營企業2862家,個體工商戶19111家。個體、私營企業從業人員達6.83萬人。新發展個體私營工商戶6253家。民資直接投資13.31億元,同比增長20.81%

城鎮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取得新進展。至年末,全區共舉辦企業用工招聘會41場,組織提供就業崗位6695個,共免費培訓農村富裕勞動力2523名,推薦城鎮人員就業4128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1.31%

二、農   

農業生產保持穩定。全年完成農業總產值10.98億元,同比增長1%,其中:畜牧業完成產值66687.5萬元,肉類總產量51623噸;漁業完成產值33574.5萬元,總產量31419噸。全區糧食種植面積27602畝,總產量8417噸;蔬菜種植面積50335畝,總產量83243噸;水果種植面積3268畝,產量2969噸。生豬飼養量75.35萬頭;三鳥飼養量1107.3萬只。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生產快速拉升。2005全區實現工業總產值287.03億元,同比增長25.3%,其中年銷售收入500萬元及以上工業企業424家,實現工業總產值222.67億元,同比增長25.3%。全區工業企業共實現工業增加值56.11億元,同比增長25.58%大長江集團、現代集裝箱、嘉寶莉、華爾潤等23家產值億元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39.54億元,同比增長24.76%,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48.62%

產業結構調整優化。摩托車制造業、五金機械制造業、紡織服裝制造業、化工制藥業、電子信息制造業五大傳統產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80.44億元,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81.04%,同比增長20.11%。其中:摩托車及配件制造業實現工業總產值97.46億元,同比增長22.37%;五金機械制造業實現工業總產值41.8億元,同比增長7.88%;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17億元,同比增長7.15%;化工制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2.81億元,同比增長33.74%;紡織服裝制造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5.2億元,同比增長30.56%。摩托車產業、汽車配件產業、五金衛浴產業、玻璃及燈飾產業、鉆石珠寶產業等五大特色產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56.20億元,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70.15%,同比增長22.54%。

工業經濟效益穩步上升。全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資產貢獻率14.73%,比上年同期上升0.37個百分點;流動資產周轉率3.12次,比上年同期加快0.08次;勞動生產率有較大的提高,全年全員勞動生產率68451/,比上年提升16.63%。全年規模以上企業應交稅收總額10.32億元,實現利潤總額7.45億元,同比增長30.76%。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55.01%,比上年提高8.34個百分點。

建筑業生產平穩。全區建筑企業合共實現建筑業總產值6.55億元,同比增長7.98%。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房屋建筑施工面積96.5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9.10%;竣工面積25.5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81%。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快速增長。全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2.12億元,同比增長17.21%。全區重點工程建設項目投資力度加大,工程進展順利。目前已完成桐樂路首期建設及二期、金桐路的路基填土工程;完成臺商工業園的一、二期征地和填土;篁莊大道西延線開通;環市汽配工業基地從600畝擴大至900畝。從投資結構看,基本建設、更新改造、房地產開發投資全面穩定快速增長。基本建設投資4.4億元,同比增長57.97%;更新改造投資1.31億元,同比增長18.16%;受五邑碧桂園項目的拉動,全區實現房地產開發投資11.25億元,同比增長42.86%

 

五、對內貿易

 

消費市場繁榮穩定。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8.11億元,同比增長13.01%。其中: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42.01億元,同比增長13.22%;餐飲業零售額6.1億元,同比增長11.57%。物價水平比上年微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2.8%,比上年上升2.8個百分點。繼五邑首家按五星級標準建設的酒店逸豪酒店落戶江門后,又一家按五星級標準建設的麗宮國際酒店建成開業商品房、汽車消費繼續是居民消費的熱點,居民在餐飲娛樂、旅游休閑、醫療保健、文化教育、網絡通訊和體育健身等方面的需求呈快速增長的態勢。

 

六、對外經濟

 

外貿出口快速增長。全年實現出口總額7.35億美元,同比增長29.66%。其中,三資企業出口6.24億美元,增長47.97%;貿易出口0.72億美元,增長42.56%;來料加工出口有所下滑,實現出口值0.39億美元,同比下降51.38%。

利用外資不斷增加。全年合同利用外資金額1.8億美元,同比增長32.35%。實際利用外資8830萬美元,同比增長25.25%。

招商工作進展順利。全年在建、報建、已投產和跟蹤洽談的項目共409項(外資153項,民資256項),計劃投資總額74.21億元。其中:已投產的247項,計劃投資總額35.42億元;開工在建項目98項,計劃投資總額32.48億元;報建項目51項,計劃投資總額6.59億元;洽談項目3項,計劃投資總額0.62億元。2004年結轉的項目115項,計劃總投資33.83億元;全年新引進項目294項,計劃投資總額40.38億元。

 

七、財政和金融

 

地方財力不斷增強,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幅創近10年新高。全年共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22億元,同比增長26.29%;地方財政支出4.83億元,同比增長23.78%

金融機構存款呈較快增長。全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48.6億元,增長12.14%;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22.13億元,同比增長9.61%,其中:短期貸款21.39億元,同比增長12.77%;中長期貸款0.55億元,同比下降55.11%。

 

八、科學技術、教育和衛生

 

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取得較大進展。全年被列入國家級計劃項目3項,省科技計劃項目15項,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立項24項,成功創建省級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1個,市級工程研究開發中心2個。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提高,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顯著增加。專利申請量736項,比上年增加46.32%;專利授權量381項,其中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共159項。

教育事業全面發展。各項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素質教育得到進一步實施,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進一步提高。我區擁有職業中學2所,普通中學17所,在校學生1.33萬人;小學53所,在校學生4.04萬人;幼兒園98所,在園幼兒1.32萬人。我區教育普及程度進一步提高,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小學升學率100%,初中適齡少年入學率98.54%,初中升學率96.82%,高中升學率92.88%。2005年我區學校參加普通高考807人,本科入圍202人,本科入圍率達25%;專科入圍473人,專科以上總入圍675人,入圍率達83.6%。

衛生事業穩步發展。年末全區共有各類衛生機構(含屬下各類門診,下同)11個,其中醫院2間。衛生機構床位330張。衛生機構人員717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602人。衛生技術人員中執業醫師173人,職業助理醫師74人,執業護士205人,藥劑人員63人,檢驗人員20人。

 

九、城市環境

 

營造優良人居環境、投資環境。開展衛生整治行動,發動全區10000多人次參加衛生清潔大行動,清理衛生死角647處、面積19300平方米,清運垃圾3900噸,出動428人次、用水3090噸,灑水車332車次。整治市容環境,清拆防盜網763戶、22960平方米。投入專項資金584.1萬元用于維修鎮、村、社區道路,面積8.5萬多平方米。全年在環衛設施建設上投入的資金達110多萬元,新建成金島花園垃圾中轉站和江門大橋底垃圾壓縮站各1座,新添置和維修街頭果皮箱450多個,對市區49座垃圾中轉站、54間公廁進行全面維修。

做好城市綠化、保潔工作,城市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城市綠化方面,全區各鎮、街投入綠化建設改造資金80萬元,新增和改造綠化面積16萬平方米。城市保潔方面,道路保潔達標率達100%、優秀率達到85%以上。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人口控制成效顯著。2005年全區家庭戶139419戶,戶籍總人口446308人。其中:男性人口225197人;女性人口221111人。2005年遷進人口17142人,遷出人口14121人。2005年全區共出生人口4214人,人口出生率9.44‰,綜合節育率為84.72%,出生人口男女嬰兒性別比為113.26100。人口死亡率5.69‰,人口自然增長率3.75‰

社會福利保障事業日益完善。全區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對象3280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資金218.67萬元;救濟春夏荒困難戶17365280人;救助社會人員149人。全區扶貧助學620人,共支出61.46萬元;為全區406人優撫對象發放撫恤保健金共148.6萬元。全區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08309人,累計發放養老金23457萬元;參加基本醫療保險147111人;參加失業保險98221人,累計領取失業保險金2789萬元;參加工傷保險88696人;參加生育保險86964人。

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職工年人均工資15995元,同比增長11.31%;城鎮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2797元,同比增長8.92;農民人均純收入7571元,同比增長8%

 

注:公報中生產總值、農業總產值絕對數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工業總產值絕對數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采用價格指數縮減法計算。


:

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一)

指 標

單 位

2005

比上年增減(%

戶籍總人口

萬人

44.63

1.06

人口自然增長率

3.75

0.05

生產總值

億元

95.15

17.76

第一產業

億元

3.96

1.07

第二產業

億元

57.67

25.12

#工業

億元

56.11

25.58

第三產業

億元

33.52

9.81

工業總產值

億元

287.03

25.3

其中:規模以上產值

億元

222.67

25.3

農業總產值

億元

10.98

1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

億元

17.77

13.95

建筑業總產值

億元

6.55

7.98

固定資產投資總額

億元

22.12

17.21

 


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二)

指 標

單 位

2005

比上年增減(%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億元

48.11

13.01

外貿出口總額

億美元

7.35

29.66

實際利用外資

億美元

0.88

25.25

金融機構存款余額

億元

48.6

12.14

金融機構貸款余額

億元

22.13

9.61

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

億元

4.22

26.29

地方財政支出

億元

4.83

23.78

職工年人均工資

15995

11.31

農民人均純收入

7571

8

 

 

相關附件:

統計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