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專題專欄 > 基層政務公開標準目錄 > 杜阮鎮政府
警民攜手添新綠 南蘆奏響“百千萬工程” 春之曲
字體:[大] [中] [小]
【頁面調色: 】
春回大地,萬象更新。3月7日,杜阮鎮南蘆村攜手蓬江區巡警大隊開展了一場以“警民攜手添新綠 同心助力南蘆‘百千萬工程’”為主題的植樹活動。在工業大道沿線,公安干警、黨員干部、村民群眾共同種下75株黃花風鈴木,以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南蘆工業園區披上新裝,為“百千萬工程”注入綠色動能。這場春日里的“綠色行動”,不僅是南蘆村扎實推進生態建設的具體實踐,還是南蘆村以環境提升帶動產業振興、以共建共治凝聚發展合力的生動縮影。
警民攜手植綠:種下發展“希望樹”
在工業路植樹現場,身著制服的巡警隊員與村民群眾頂著春雨,默契配合,挖坑、扶苗、培土,一氣呵成。新栽的黃花風鈴木間隔有序地挺立在道路兩側,嫩綠的枝葉在春雨中舒展。
“今天種下的不僅是樹木,更是警民共建的連心樹。今后我們也繼續發揮公安干警的力量,更多地參與到鄉村的建設中來。”江門市公安局蓬江分局巡警大隊副大隊長張少黔抹去額頭的雨水說道。
“黃花風鈴木春季開花時滿樹金黃,既美觀又能形成道路景觀帶,我們也將繼續加大綠化美化力度,把這里建設成為我們南蘆村工業園區形象展示的‘黃金走廊’。”南蘆村黨支部書記蘇全球表示。
“美麗經濟”破土萌芽: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
在揮鍬植綠之前,南蘆村已悄然完成了一場“環境革命”。南蘆村成功將采石場改造成山水農場項目,建設面積約5000㎡,引入邑家人餐飲集團,打造山水四合院,這一舉措不僅解決了采石場污染擾民問題,還增加了集體經濟收入。同時,南蘆村大力實施村內魚塘塘基美化項目,通過系統清理淤泥垃圾、修整護坡圍欄、種植景觀綠植,讓占地17畝的魚塘從曾經雜草叢生、垃圾漂浮的“環境痛點”到“生態亮點”的華麗轉身。
“過去這里雜草叢生,垃圾隨意傾倒,很影響我們村的感觀。”參與整治的村民蘇伯感慨道,“現在整治好了,整條路都干干凈凈的,每次路過心情都靚多了。”
鄉村環境的提升帶來了人流客流的匯集,南蘆村的生態紅利也在加速釋放,農文旅融合發展持續升溫。南蘆醉鄉里生態農場也成了越來越多市民游客郊游打卡的熱門地。
接下來,南蘆村將依托醉鄉里發展優勢,把工業路景觀帶精心打造成為串聯產業發展的綠色紐帶,進一步整合139畝農田,培育農旅新業態,將春季賞花與農產品展銷、農耕體驗深度融合,讓“顏值”變“產值”,讓“風景”成“錢景”。
共建共治共享: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南蘆村的春日實踐,勾勒出“百千萬工程”的鮮活樣本。從魚塘整治到道路綠化,從單一環境治理到多元價值開發,這里正在踐行“黨建引領、群眾主體、社會參與”的鄉村建設新路徑。
據統計,2024年以來村民自發參與環境整治超600人次,企業捐資購置樹苗花卉價值3萬余元,這種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為鄉村可持續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站在新栽的樹苗旁,南蘆村村委尹紫蓮充滿信心:“我們正籌劃建立鄉村治理積分制度,把村民參與鄉村建設的表現轉化為信用積分,可兌換電飯煲等禮品。”這種機制將激發更多內生動力,讓生態文明建設成為全民參與的持久行動。
嶺南處處是春天,奮楫揚帆正當時。南蘆村以“綠”為筆繪就的鄉村振興畫卷,不僅美化了家園環境,更培育了文明鄉風,激活了發展動能。當黃花風鈴木迎來首個花期,金燦燦的花朵必將映照出美麗鄉村的幸福圖景,見證著這片土地在推進“百千萬工程”上的堅定步伐。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