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郵箱 簡體版 繁體版 無障礙 適老版 網站支持IPv6

棠下鎮2024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發布時間: 2025-04-27 打印】 【 關閉

  2024年,按照新的鎮街財政管理體制計算,全鎮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8807萬元,稅收占比為94.72%。結合區去年年初下達我鎮可支配財力計算,去年全鎮可支配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9412.42萬元,政府性基金收入2010.93萬元,其他收入17.90萬元,財政總收入11441.25萬元。

  2024年全鎮總支出11441.25萬元(含上級補助和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具體支出情況如下:

  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5855.72萬元;

  2.國防支出10萬元;

  3.公共安全支出53.40萬元;

  4.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0.58萬元;

  5.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416.02萬元;

  6.衛生健康支出166.75萬元;

  7.城鄉社區支出2295.72萬元;

  8.農林水支出1043.81萬元;

  9.住房保障支出571.35萬元;

  10.其他支出27.90萬元。

  2024年我鎮財政重點工作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內容:

  一、穩收入,強征管,財源建設提質效

  (一)深化協同共治,凝聚征管合力。每月召開財稅工作調度會,整合經濟發展辦、行政執法辦、規劃建設環保辦、農業農村辦、自然資源管理所、財政所及區稅務局棠下稅務分局職能優勢,動態研判重點企業經營狀況、納稅數據及重點項目推進進度,專人跟進,重點協調,促進稅收及非稅盡早足額入庫;強化與村居的協作,做好房土兩稅稅源摸底排查,夯實房土兩稅稅源基礎,提高征收效率,確保稅款應征盡征。

  (二)創新資產管理,發揮非稅潛力。完善資產管理機構,成立資產專班,建設資產管理專業人才隊伍。全面摸清資產底數,分類管理,資源整合,多舉措盤活低效運轉資產;加快資產流轉效率,專人負責,緊盯進度,高效率驗收移交配建資產。引入專業第三方評估公司,運用資產平臺依托資產平臺實施 “市場化運營+全流程監管”,充分發揮資產效能,提高資產收益。2024年共組織非稅收入465萬元。

  (三)挖潛特色產業,培植長效稅源。科學規劃預制菜產業園,緊跟市場動態,打造“原料供應—精深加工—冷鏈配送—品牌營銷”產業生態圈。積極開展招商引資,推進產業園建設,完善產業園配套設施,優化“一站式” 行政服務,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整合古村落、生態資源,大力發展文旅產業,打造棠下特色文旅品牌;重點支持高附加值農產品,巧妙利用高標準農田建設,助力激活鄉村旅游經濟。全力促進第一、二、三產業蓬勃發展,打造強力經濟體,培育穩定可持續稅源。                                                                                                                                                       

  二、調結構,保重點,資金使用增效益

  (一)從嚴壓減一般性支出。房地產市場遇冷,財政分配體系調整,我鎮全方位貫徹落實“過緊日子”的要求,堅持厲行節約辦一切事業,嚴控一般性支出,進一步壓減“三公”經費和非重點、非剛性的支出,全力保障各項工作高效運轉。2024年一般性支出5855.72萬元,整體壓減999.7萬元,壓減率為14.58%。

  (二)鑄牢兜實“三保”底線。2024年度,我鎮多措并舉,通過優化支出結構、強化資金統籌效能,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全面提升財政保障能力,堅決防范“三保”風險,確保財政平穩運行。

  (三)重點保障民生領域支出。我鎮以滿足群眾美好生活需求為導向,積極籌措資金,切實提升群眾幸福指數。2024年用于民生方面的投入為2482.43萬元,主要包括:城鄉社區管理支出284.79萬元,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566.62萬元,鄉村振興、水利、農業等涉農資金支出1043.80萬元,殘疾人康復服務、退役軍人走訪慰問等支出82.44萬元,“百千萬工程”典型鎮、典型村培育資金支出323.23萬元。

  三、嚴監管,促規范,財政管理上臺階

  (一)科學制定年度預算,嚴格監督預算執行。

  一是嚴格執行零基預算。堅持無政策依據不安排預算、無績效不安排預算、政策到期不安排預算、項目未入庫不安排預算。建立預算管理聯動機制,強化與業務部門的協同對接,持續提升預算編制的準確性、科學性和及時性。二是嚴格執行內部控制制度。嚴格執行政府采購、資產管理、“三重一大”決策、財政財務管理等制度,加強對資金運行的事前、事中、事后監督,建立全過程、全環節的財政收支動態監管體系。

  (二)健全財會監督機制,筑牢財政安全屏障。

  一是進一步加強財會監督工作。在財政工作中將財政監督、財務監督和會計監督三者有機融合,實現全方位、全覆蓋、全過程監督;二是主動接受人大對財政預算的監督。積極配合人大審議預決算,積極落實人大預決算決議,加快預算支出執行進度,不斷增強財政預算執行的透明度;三是以法治思維培養干部隊伍。積極開展法治宣傳、廉政宣講,學習典型案例,不斷提高法治意識,培養干凈擔當的專業人才隊伍。

  (三)推進財政數字賦能,提升財政數據質量。

  一是利用一體化系統。通過數字財政平臺,整合預算、支付、核算等模塊,實現資金流向“全程可溯、實時監控”,動態監測財政收入結構變化;二是規范數據采集。建立數據質量責任制,明確崗位職責,做到工作留痕,查缺有跡,建立起科學、細化、高效的數據庫;三是提高數據分析能力。持續推進電子化,依托智能平臺,運用大數據分析工具,不斷提高工作人員實操能力,為領導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