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市蓬江區財政局 蘇炳裕
各位代表:
受區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會提出江門市蓬江區2006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07預算草案的報告,請予審議。
一、2006年預算執行情況
2006年,我區財政工作全面貫徹落實區委六屆六次全會精神,按照區人大審議通過的預算,努力組織財政收入,加強預算支出管理,繼續深化財政改革,逐步建立完善與公共財政相適應的預算管理運行機制,有效運用財政分配政策,促進全區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快速持續協調發展,加快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蓬江。
2006年,我區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51228萬元,為區人大調整預算收入50947萬元的100.67%,比上年增收9868萬元,增長23.68%。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完成58187萬元,為區人大通過調整預算支出56243萬元的103.46%,比上年增支9857萬元,增長20.4%。一般預算收入加上省市下劃上解后的余額7021萬元和上年結余50萬元,當年收支相抵結余112萬元,實現了財政收支平衡,略有結余。
(一)努力組織收入,實現全區財政收入在較高基數上的較快增長
圍繞區委六屆六次全會確定的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目標,全區各級高度重視組織財政收入工作。一是及時分解落實收入目標責任制,加強與各級財稅部門的溝通,切實做好服務、協調工作,進一步加強對收入進度的跟蹤檢查,把握財稅收入工作的主動權,確保各項稅收均衡入庫和穩定增長。二是貫徹落實各項財稅政策,加強預算收入執行情況分析,尤其是加強對重點稅源和重點企業稅收監測工作,挖掘稅收潛力,促進財稅增長與經濟增長協調發展。
2006年,全區非稅收入占財政預算收入比率為4.59%,比2005年有所下降,財政收入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三是貫徹實施2006年鎮街財政管理體制,進一步理順區與鎮街財政分配關系,按照鼓勵增收的原則,充分調動鎮街組織財政收入的積極性,促進全區財政收入增長。四是切實把握市轄區工作規律,積極爭取上級財稅部門的理解和支持,在確保體制財力的同時,努力增加出口退稅免抵調指標,多渠道增大區庫收入總量,確保實現全區財政收入在較高基數上的較快增長。
(二)統籌財政資金,努力保障重點支出需要
一是財政工作始終堅持服務經濟建設中心不動搖,積極發揮財政支出的導向作用,配合 “招商引資年”、爭創全國社區建設示范區等重點工作,加大對基礎設施和公共領域的投入,切實做好扶持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落實,規范扶持資金管理,培養稅源新亮點。二是確保教育、科技、農業等重點領域支出。
2006年科技三項費用完成585萬元,占區本級支出31476萬元的1.86%;落實教育強區工作經費,區本級教育支出3781萬元,增長25.78%,積極落實農村免費義務教育政策,全區實施農村免費義務教育資金710萬元;三是落實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救助以及促進就業和再就業資金,大力支持公共衛生建設,區本級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救濟資金投入1671萬元,增長16.36%;醫療衛生投入833萬元,增長35.67%。社會保障資金得到進一步落實,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三)繼續深化財政改革,進一步提高理財水平
一是進一步深化部門預算改革,加強綜合預算管理,對區直行政事業單位全面推行部門預算和實施零基預算編制工作,切實開展財政收支分類改革,不斷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規范性,財政預算編制質量和合理性進一步提高。二是穩妥推進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成立了區國庫集中支付中心,制定一系列規章制度,開展對區農業局、司法局為試點單位的國庫集中支付工作。三是積極開展財政資金績效評價試點工作,制訂了績效評價工作方案,完成了潮連沙頭電排站工程和全區低保資金的績效評價。四是不斷加強政府采購監督,配合政府采購領域治理商業賄賂工作的開展,切實加強監督管理,完善制度建設,開展對區直單位汽車維修、購買保險和汽車定點加油三定點的政府采購工作。
(四)堅持依法理財,不斷規范財經秩序
一是積極推進財政監督機制建設,加強對財政支出的監控,重新修訂了區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切實提高財政資金分配使用的規范性,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二是繼續深化“收支兩條線”管理,健全非稅收入管理機制,非稅收入支出管理逐步規范,進一步推進綜合預算管理改革。三是積極完善財政內部控制約束機制,全面落實財政內部循環監督制度,加強財政資金管理和運作全過程的監控,以規范管理,確保財政資金運行的安全。
2006年財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財政供給與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增長需求矛盾仍然突出,各鎮街財政收入不平衡仍然是我區構建公共財政中的一大難點,要解決好這些問題,需要我們積極發展經濟,進一步抓好增收節支工作,努力促進財政工作健康發展。
二、2007年預算草案
2007年我區財政收支預算安排的指導思想和原則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全面落實區委七屆二次全會精神,按照“統籌全局、注重和諧、關注民生、務實創新”的工作要求,圍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任務,繼續堅持“生財有道、聚財有方、用財有規”的原則,繼續深化財政改革,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和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努力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蓬江。
按照上述指導思想和原則,2007年全區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任務安排58913萬元,比上年增長15%,加上稅收返還、上級補助10856萬元和上年結余112萬元,剔除各項上解3444萬元和出口退稅負擔3420萬元后,預計全區可支配財力63017萬元。按照《預算法》的規定和“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2007年全區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安排63017萬元,比上年增支4830萬元,增長8.3%。其中,鎮街支出28967萬元,區本級支出34050萬元。
按照財政部關于政府收支分類科目改革的要求,2007年區本級財政支出預算安排以轉換后的新科目進行對比,具體情況如下:
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7753萬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增長8.09%。主要用于人大、政協、政府機關單位的行政運行和一般公共行政管理事務支出,包括人員經費、公用經費和專項支出。
2、國防支出288萬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增長9.51%。主要用于國防建設、民兵建設和征兵經費。
3、公共安全支出1720萬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增長7.03%。主要用于檢察、法院、司法、消防等部門的支出。
4、教育支出5553萬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增長15.4%。主要用于教師人員經費、農村義務教育免書雜費補貼、教師節表彰慰問和教育費附加專項支出等教育事業經費。
5、科學技術支出1508萬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增長15.64%。主要用于科技三項費用、科技發展基金、科普經費、網絡維護以及機電產業研究創新等經費。
6、文化體育和傳媒支出315萬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增長10.92%,主要用于文化、宣傳、文體活動、文物保護等專項經費。
7、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703萬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增長16.63%,主要用于社會保障和就業方面支出,包括民政事務管理、社保費征收經費、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經費、社會救濟、撫恤、退役安置、社會福利、殘疾人事業費、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自然災害生活救助等支出。
8、醫療衛生支出1270萬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增長17.81%,主要用于醫療衛生管理事業、社區衛生服務、農村合作醫療扶持資金和紅十字會經費等支出。
9、城鄉社區事務支出2367萬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增長15.58%,主要用于城鄉社區管理事務支出,包括環境衛生、市政道路維修、城監綜合整治、愛衛會和衛生村創建等經費。
10、農林水事務支出992萬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增長10.84%,主要用于農林水事務支出,包括農業農村建設、農村安居工程、防疫防治、農產品檢測和扶貧資金等經費。
11、工業商業金融等事務支出246萬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增長10.31%,主要用于信息產業、涉外發展、安全生產等管理事務支出。
12、其他支出8335萬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增長0.7%,主要用于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市區道路維修、市特勤大隊建設、路橋整合補貼、預備費、住房公積金、住房補貼和預留工資改革增資款等支出。
三、堅定信心,開拓進取,努力完成2007年財政預算任務
2007年,全區財政工作圍繞區委七屆二次全會確定的目標任務,堅持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為中心,努力壯大地方財力,開創財政工作新局面。
(一)以組織收入為重點,確保財政收入持續快速增長
一是要拓展財政收入增長渠道,千方百計挖掘增收潛力,努力培植財源,發掘新的收入亮點,進一步提高財政收入的質量,確保實現財政收入增長目標。二是要及時將財稅收入任務分解落實到各相關部門和鎮街,落實收入征管責任,協調配合稅務部門強化征管手段,提高征管水平,做到依法治稅,依法征管,應收盡收。三是建立財稅收入監測分析機制,加強財稅部門的工作聯系和信息交流,及時發現和解決存在問題,切實做好財稅收入協調工作,確保稅收均衡足額入庫。
(二)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推進全區財源建設
財政工作必須圍繞經濟建設的中心工作,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積極培養稅源經濟新亮點。一是積極落實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工業和民營企業扶持資金等政策措施,大力支持招商引資工作,支持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推進產業升級,增強財政增收后勁。二是進一步落實2007年區與鎮街財政管理體制,明確事權財權,合理調整區、鎮街利益分配機制,調動鎮街發展經濟,壯大財力的積極性,實現財政收入與經濟協調發展,區與鎮街兩級財政協調發展。
(三)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按照公共財政的要求,不斷優化財政支出結構,落實對公共服務領域和民生工程的財政投入,促進社會各項事業和諧發展。一要大力支持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實社會養老和失業保險資金,切實保障促進就業和再就業、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等各項工程的實施。二要進一步保障教育事業投入,落實農村免費義務教育經費,促進義務教育事業發展。三要大力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落實各項農林水利資金,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四要健全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重點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改革,落實財政補助資金,切實做好合作醫療資金的監督管理。
(四)深化財政改革,推進科學理財
2007年,要加大力度,推進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向縱深發展。一是要繼續深化部門預算改革,增加預算的透明度,努力推進政府收支分類改革,進一步完善零基預算編制方法,不斷提高財政預算編制水平和質量,促進財政管理工作上新臺階。二是要全面推動財政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在去年實施試點工作的基礎上,今年對區直預算單位全面實施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同時,加快落實人大對財政預算執行的實時在線監督工作。三是要切實抓好區與鎮街財政管理體制的落實,繼續推進鄉鎮財政信息化管理,進一步提高鎮街財政管理水平。四是繼續加強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重點是加強管理制度建設,逐步規范政府采購業務的操作。
(五)健全財政管理監督機制,提高服務水平
要把加強財政監督作為推進依法行政、依法理財的有效途徑。一是堅持民主理財,進一步提高財政收支的透明度,自覺接受人大、審計和社會監督,確保財政健康發展。二是要繼續完善財政內部循環監督制度,確保制度執行落實到位,提高財政資金管理水平。三是切實開展全區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工作,推進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相結合,規范資產收益管理。四是堅持高效理財,全面加強財政干部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財政機關行政工作效能。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們將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自覺接受區人大和各相關部門的監督指導,團結奮斗,依法理財,和諧理財,圓滿完成全年財政預算任務,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蓬江作出貢獻。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