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您血糖比較高,您要定期監測血糖,合理控制血糖,積極預防糖尿病眼部并發癥,再有您孫子還小,一周歲以內的嬰幼兒堅決不能接觸電視、平板、手機等電子產品,因為他們的眼睛發育還不成熟,如果過早接觸電子產品,發生弱視的幾率會很高……”在江門市第二人民醫院一樓門診大堂,義診專家正向前來咨詢的群眾宣傳愛眼護眼的重要性和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確用眼,培養良好的用眼習慣等知識,解答各類疑難眼病問題。
今年的6月6日是第29個全國“愛眼日”,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推動黨建與業務相融合相促進,助力“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普及全民健康用眼科學知識,提高人民群眾愛眼、護眼意識,6月6日,蓬江區衛生健康局聯合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開展“黨建領航、共筑睛彩”主題黨日活動,特邀請該中心6名專家在江門市第二人民醫院舉行“全國愛眼日”公益義診活動。
活動現場,義診專家為前來咨詢的市民耐心細致地解答關于眼部疾病方面的相關問題,免費眼健康咨詢涵蓋白內障、角膜病、眼表疾病、青光眼、近視治療與防控等,為市民群眾提供專業的眼科專科義診、咨詢建議,因人而異提出合理化治療建議和健康指導,并為市民進行免費驗光服務。
“非常感謝政府組織這次的義診活動,讓我們在家門口就可以檢查眼睛疾病,非常方便,不用去到省城這么遠,感謝醫院的所有的工作人員和專家。”嘉利苑的居民劉女士說。
現場還進行了眼健康學術與科普講座。義診專家通過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詳細介紹了眼睛的結構、功能、近視的預防等內容,讓市民對眼健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設置了互動環節,市民積極參與,提出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眼健康問題,專家一一進行了解答。此外,活動現場還發放了《全民愛眼,共筑“睛”彩》宣傳折頁,讓大家能提高愛眼護眼保健意識。
隨后義診專家還深入到豐泰小學進行用眼衛生的知識宣講,與現場學生開展有獎問答,氣氛熱烈。此次宣講活動讓更多兒童、青少年關注用眼健康,認識到了科學用眼、護眼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了廣大青少年愛眼、護眼的意識,收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蓬江區衛生健康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義診活動主要是聚焦實施“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倡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以后還將繼續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更好地向群眾普及衛生健康知識,做到對疾病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努力提高群眾的健康素養和水平。
相關鏈接:
長時間盯電子屏幕,
我們的眼睛會怎樣?
直接損害大
長時間聚焦屏幕,眨眼次數減少,容易導致視疲勞和干眼癥等。這些眼健康問題初期癥狀輕微,容易被忽視。此外,長時間低頭使用電子產品還會引發脖子、肩膀和背部的慢性疼痛。
長期危害大
長時間看電子屏幕后,智能手機和其他電子設備屏幕產生的藍光,會干擾人體分泌褪黑素,影響睡眠質量。尤其是一些人本身可能就有睡眠障礙,睡前看手機會使大腦保持活躍,電子屏幕產生的藍光又會干擾褪黑素的分泌,使大腦持續保持興奮狀態,形成惡性循環。
還有不少人晚上關燈后還在床上玩手機。這種行為極易引起眼部疾病的發作。這是因為在黑暗的環境中注視手機屏幕,環境亮度低,人的瞳孔擴大,容易堵塞房水循環通路,引發諸如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等眼部疾病。
一些短期研究還顯示,社交媒體成癮與大腦信息傳遞部分的變化有關,這些人往往認知能力較低。
值得關注的是,大量使用社交媒體與罹患精神疾病之間存在緊密聯系,在年輕人中表現更顯著。
下面這些方法可有效護眼
如果大家經常長時間看電子屏幕,并且有時會出現眼部不適,那么,請記住以下幾個護眼方法。
遵守“20-20-20”法則
要想有效減少電子屏幕對眼睛造成的傷害,根本之計是注意使用時長。
學界一般認為,觀看電子屏幕的最佳習慣是看屏幕20分鐘后,抬頭眺望6米外(20英尺)遠處至少20秒。這也是我們常說的“20-20-20”法則。
善用智能手機的護眼功能
大家可利用手機自帶的“勿擾模式”“屏幕使用時長統計”等功能,監控和分析自己使用手機的情況。同時,一些應用程序也有用眼情況監測和休息提醒功能。這些工具能幫助你養成定期休息的好習慣。
保持正確坐姿
◎ 使用手機時
盡量保持平視狀態,且視線與手機屏幕垂直,腰背挺直、上半身放松。
◎ 觀看電腦時
眼睛和電腦屏幕的距離應不少于50厘米(約一臂遠),眼睛稍稍向下看,即看電腦的視線微微向下,電腦屏幕的中心位置應該在眼睛視線下方10厘米左右。
注意,要讓眼睛注視的視線角度比眼睛的水平線大約低15度。
◎ 觀看電視時
眼睛距離電視屏幕3米以上或6倍于電視屏幕對角線的長度,屏幕中心點高度同樣略低于人在坐姿時眼睛的高度。戶外活動是預防近視、保護眼睛的最經濟、有效的方法。科學研究證明,增加戶外活動時間,可降低近視發生率。尤其是對于兒童青少年來說,戶外活動不僅是防控近視的重要手段,還是培養興趣愛好、保持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徑。成年人應當以身作則,放下手機,多陪孩子開展戶外活動。
小貼士:
使用屏幕保護膜
或手機護眼模式,
就可以高枕無憂嗎?
目前市面上的護眼膜等產品,對藍光的過濾作用是有限的。電子產品自帶的護眼模式,也僅僅是通過調節色溫、亮度等參數,讓屏幕沒那么刺眼。如在亮度較高的戶外,使用低亮度護眼模式,反而會加重眼睛的疲勞。
其實,只要長時間、近距離看物體,都會引發視疲勞。電子屏幕對眼睛的傷害是長期的、慢性的、多因素的,不要迷信某一款護眼產品,科學護眼至關重要。
資料來源:《大眾健康》雜志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