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郵箱 簡體版 繁體版 無障礙 適老版 網站支持IPv6

蓬江人社:開局即決戰 吹響保用工沖鋒號 助力蓬江經濟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 2023-02-13 打印】 【 關閉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蓬江區人社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市、區高質量發展工作要求,開局即決戰,以搶時間拼發展的緊迫感,全力做好春節后企業復工復產和就業民生服務,打響“蓬江服務”品牌,助力2023年一季度全區經濟工作開好局、起好步,為蓬江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人社力量。

圖片1.png

△局領導帶隊深入開展暖企調研,與企業負責人面對面交流。


        鉚足干勁抓落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近日,區人社局召開開年工作會暨人社事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會,傳達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和市、區高質量發展推進會精神,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的工作部署,謀劃人社新一年工作,要求全局上下迅速收心歸位,吹響沖鋒號,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的勁頭,努力實現新年開門紅,全力開創蓬江人社事業發展的良好局面。節后,局領導即帶隊深入珠峰摩托、永利商場、萬達廣場等重點企業開展暖企調研,進行“穩就業、促發展”政策宣傳,摸清企業節后復工復產及用工需求情況,有針對性地幫助企業解決存在問題。

圖片2.png

△組織天等籍務工人員節后返蓬返崗愛心專車、接駁專車。


圖片3.png

△1月28-30日,赴廣西天等舉辦“天等縣2023年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專場招聘會”。


        主動對接企業用工需求,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啟動2023年“南粵春暖”、“春風行動”系列招聘活動,區人社局計劃開展15場各類行業專場、群體專場、區域專場線上線下招聘活動,促進供需對接。2月3日舉辦“2023年蓬江區直播帶崗招聘活動”;2月中旬在華僑廣場舉辦“2023年蓬江區春季重點用工企業大型現場招聘會”;3月舉辦首屆“百校對百企”政校企合作洽談會,為校企對接搭建平臺。新增在萬達廣場、健威廣場等全區大型商超和戶外LED屏滾動播放轄區企業招工信息。同時,區人社局還加強與對口幫扶的廣西天等縣人社部門溝通,組織天等籍務工人員節后返蓬返崗愛心專車、接駁專車7車次,涉及185人次,包括大長江、敬記、電子八廠、科業等13家重點企業;組織20家重點企業赴廣西天等舉辦2023年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專場招聘會,現場達成就業意向78人,有就業意愿200多人。

        深入推進“園區技校”工程,高質量推進“人才倍增”

        區人社局整合全區技能人才培養資源,繼續對接重點產業園區、企業調研摸排需求,以“需求+問題”為導向,與產業園區和企業共建“園區技校”培養載體,組織優秀師資團隊設計企業技能人才培訓解決方案,精準服務產業園區和企業。持續在蓬江區產業園區鏈主企業、骨干企業和重點企業開展試點,實施“江門市‘園區技校’產業園區技能培訓巡回服務行動計劃”,以“一園一策、一企一案”形式提供優質的“菜單+訂單”式培訓服務。同步推動“園區技校”線上技能學習培訓平臺,面向產業技術工人提供全方位、多層次、全覆蓋的“7×24”全天候技能提升培訓服務,目前全區累計線上培訓已近1萬人次。啟動“粵菜師傅+預制菜”合作新模式,已推動江門市技師學院和江門市江帆食品有限公司等預制菜企業簽訂“粵菜師傅+預制菜”合作協議。


圖片4.png

△廣東江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的服務大廳已完成升級改造。


        強化人力資源服務,做好人才引育留文章

        區人社局切實抓好廣東江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的運營,按照“一園多能、融合發展”的理念,做好做實“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將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作為聚集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抱團發展的基地、各種要素資源匯聚的港灣。主動對接進駐產業園的人力資源機構,指導產業園不斷擴大輻射面,增加與蓬江各工業園區的互動,為轄區企業提供優質的就業招聘、人才引進等服務。配合實施“3個100人才引育工程”,充分調動企業引入高素質人才的積極性,做好崗位收集、政策解讀、資格審核等工作,落實資助政策,重點加強對科研平臺和知名企業的高端人才引進,圍繞戰略產業和工業園區設置,力爭2023年全區博士博士后科研平臺實現新突破。

        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高質量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區人社局全面加強勞動關系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提高勞動者權益保障水平,有效預防和化解勞動領域各類矛盾糾紛風險隱患,努力讓勞動者更有尊嚴更加體面的勞動;全面貫徹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等勞動法規,建立健全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實名制管理等長效制度機制,用心用情加強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打造1-2家全市金牌基層調解組織,提高勞動監察治理效能,促進勞動關系和諧有序。區人社局還充分把握靈活就業、零工經濟發展新趨勢,計劃打造全市首個零工驛站,精準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加強暖心的便利服務和勞動權益保障,讓零散務工人員“進得來、留得下,有活干、能掙錢”。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