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8月31日上午,蓬江區分設三個會場,為新建成的紫茶中學(濱江校區)、范羅岡小學(華盛校區)、江華小學(群華校區)舉行啟用儀式。江門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市委教育工委書記陳冀,蓬江區委主要負責同志、區政協主席等領導在紫茶中學(濱江校區)主會場參加儀式,區委副書記、區長以及相關區領導在范羅岡小學(華盛校區)分會場參加儀式,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以及相關區領導在江華小學(群華校區)分會場參加儀式。
在紫茶中學(濱江校區)主會場啟用儀式上,蓬江區委主要負責同志強調,三所學校的啟用將為蓬江區深入落實市委“六大工程”注入強勁動能,全區教育系統要聚焦“追求卓越、勇攀高峰”教育理念,堅定不移強民生、強教育,堅持重普惠、促公平,不斷落實“雙減”政策,積極創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用心用情用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全區各級各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充分發動社會各界力量,用心用情用力關心教育、支持教育,努力營造一流的教育事業發展環境。
在范羅岡小學(華盛校區)分會場啟用儀式上,區委副書記、區長表示,區委區政府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致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該校的啟用將進一步優化濱江新區學校布局,對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希望該校區堅持黨建引領,積極謀劃特色,緊抓“一評三立”教育評價改革,努力弘揚校本部優秀文化,注重內涵發展,做到教學相長,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在江華小學(群華校區)分會場啟用儀式上,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表示,該校的啟用優化了蓬江教育布局,對蓬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和促進作用,并提出要堅持黨建引領,落實立德樹人;放眼未來教育,邁向特色發展;踐行“四有”標準,做到正確引路等幾點要求和希望。
當天上午,隨著簾布緩緩拉開,“江門市蓬江區紫茶中學(濱江校區)”的字樣出現,該校在陣陣掌聲中正式啟用。
據了解,該學校去年7月份正式開工,克服了疫情反彈、臺風暴雨等因素,在14個月內完成建設。為確保學校如期建成,市、區兩級領導多次冒著烈日酷暑,踏著黃泥石塊,赴工地視察指導,并組織相關部門討論方案、數易其稿;施工期間,參建單位幾乎每天召開專題會,明確計劃、倒排工期,保證了紫茶中學濱江校區的如期建成。
步入嶄新的校園,該校七年級(6)班的新生鄧斯瀚很快就愛上了這里,“這里的校門恢宏大氣,這里的課室寬敞明亮,這里的操場平整寬闊,這里處處洋溢著濃郁的現代化學校的氣息,讓我對初中的生活充滿期待。”鄧斯瀚表示,未來三年,他將全身心投入嶄新的初中生活,積極參加學校各項活動,爭取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五品少年。
“建好是基礎,管好是關鍵,發展好才是硬道理。”站在新起點,相關領導提出三點希望——
一是學校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以“一評三立”教育評價改革為牽引,力求在培養綜合創新型人才模式、課堂教育教學模式、重大改革項目創新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把學校建設成家長放心、學生喜歡的高品質學校。
二是全體教師要以“四有”好老師為標準,爭做“大先生”,悉心教書育人,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是廣大學子要珍惜美好的成長環境,珍惜寶貴的青春年華,樹立遠大理想,養成優良品德,培養過硬本領,鍛煉健康身心,切實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希望廣大家長發揚好傳統、營造好家風,注重身體力行、言傳身教,為孩子的成長樹好標桿、當好示范。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