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事組織高效,服務保障溫馨,科技氛圍濃厚……在中國“芯”助力中國夢-全國青少年通信科技創新大賽廣東省總決賽上,種種細節都給參賽選手和專家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為進一步夯實高質量發展的科技支撐,以科技創新推動“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7月13日,由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廣州市黃埔區新型研發機構科普協會主辦,廣州市黃埔區新型研發機構科普協會科技專委會承辦,廣東粵港澳大灣區硬科技創新研究院、江門市蓬江區教育局、江門市蓬江區科學技術協會等單位協辦,江門市追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贊助的中國“芯”助力中國夢-全國青少年通信科技創新大賽廣東省總決賽在江門市紫茶小學舉行。
“江門擁有完善的教育體系,教育資源豐富,本次總決賽的地點選取在江門市紫茶小學,來自全省各地超1500名優秀選手齊聚一堂,同臺競技,進一步推動教育與科技深度融合,以科技創新推動‘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該活動相關負責人介紹道,本次總決賽是中國“芯”助力中國夢-全國青少年通信科技創新大賽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把集成電路芯片和通信知識融入中小學科學素質教育體系,激發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為通信事業挖掘、培育未來接班人,助力國家攻堅“卡脖子”工程。“這是深中通道開通后首個在江門蓬江舉辦的全國大賽總決賽,江門區位優勢明顯,全省各市區參賽隊伍來江門都非常方便,旅游資源和特色活動特別豐富,給我們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專家們紛紛表示。
蓬江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項重要的省級大賽能在江門舉辦,對于助力“百千萬工程”,推動全省科技教育均衡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次大賽吸引全省各地不同城市的選手參賽,其中包括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選手,也有來自粵西和粵北地區的選手,大賽既能充分展示一線城市突出的科技教育成果和經驗,更能把這些經驗向至粵東、粵西地區輻射,提供一個相互交流學習的平臺,進一步實現全省科教教育水平的整體提升。”
據介紹,大賽以“足智多謀,智芯未來”為主題,按小學組、初中組、高中(中專、職高)組三個組別進行,每個組別都有對應的創意方向,小學組以慧“芯”生活為方向,初中組以智“芯”社會為方向,高中(中專、職高)組以瀾“芯”未來為方向,所有選手需結合信息通信技術發展與現實應用場景,開展系統性思考,進行創作,作品不僅要體現參賽者對所學知識體系的靈活運用,對信息通信技術的理解和創新,更要體現出可應用性、前瞻性與趣味性。
比賽現場氣氛熱烈,可見參賽選手們全神貫注地投入到各自的項目中,他們不僅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復雜的項目設計和技術挑戰,還需要在團隊合作中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解決問題。選手們利用所學知識和技能,結合創新思維,設計出了一系列富有創意和實用價值的通信科技作品,作品類型包括創意設計方案、調查報告、手繪圖紙、3D虛擬設計圖、視頻、模型等,可謂是“百花齊放”。
來自廣州市康有為紀念小學的選手葉羽晨帶來作品“通訊‘生命線’”,他介紹:“我所設計的作品是一款能應用于地震應急通訊的智能小車,是通過在Mxly編程軟件上進行電路編程設計和驗證,實現芯片編程化的自主可控,采用了先進的低功耗設計技術,能有效降低芯片功耗,提升能效比。”
來自羅定第四中學的選手徐湖要帶來作品“茶渣桶報警裝置”。“我父親喜歡喝茶,但是常常會忘記把上一次喝剩下的茶渣給倒掉,導致每次發現要倒茶渣的時候,茶渣桶里的茶水已經滿或者溢出來了,導致地被弄臟,影響衛生。手動檢查茶渣桶的滿溢情況,不僅效率低下,還容易導致茶渣外溢。因此,我研究出這款能夠自動監測茶渣桶滿溢并發出提醒的智能設備。”徐湖要介紹。
本次比賽不僅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個展示創新成果的平臺,更是一個促進通信科技普及和推廣、提高青少年科技創新素質的重要契機。參賽選手們紛紛表示,本次大賽不僅加深了對通信科技的理解,還培養了創新思維和團隊合作能力,科技創新的種子在心中“生根發芽”,同時賽事組織高效、服務保障溫馨,為選手提供了良好的參賽環境,進一步發揮專業水平。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