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郵箱 簡體版 繁體版 無障礙 適老版 網站支持IPv6

【奮戰“百千萬工程”】全方位推進服務型黨組織建設!蓬江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砥礪奮進心向黨,美麗河湖換新顏!
發布時間: 2023-08-11 打印】 【 關閉

“民生水利”如何為人民服務?

放眼蓬江水利一線,

基層黨建扎根到哪里,

為人民服務就落實到哪里——

為打消村民疑慮,黨員干部會同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帶著一大捆圖紙、政策文件走進田間地頭,耐心解釋相關政策,聽取群眾實際需求,共同研究制定更接地氣的河道治理方案;為提升河湖保潔,黨員干部爭當“治水護水先鋒”,強化巡河力度,變身河涌守護者;為挖掘水經濟資源,黨員干部積極獻策,勇于創新;用好西江碧道資源,打造集生態、人文、休閑、經濟發展于一體的慢生活濱水休閑帶……

圖片

蓬江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用好西江碧道資源,打造集生態、人文、休閑、經濟發展于一體的慢生活濱水休閑帶。

“賽”出實績爭先鋒,“比”出干勁促提升。今年以來,蓬江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機關黨支部以全區區直機關實施“五個好”機關黨建“書記項目”為契機,全力推動“五個好”機關黨建“書記項目”創建,全方位推進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持續激發“水動力”,守好“水安全”,喚醒“水經濟”,營造“水生態”“水安全”“水經濟”融合發展的新局面,展現了蓬江水利的新風貌。

黨建引領,激發“水動力”

圖片

圖片

何謂“五個好”?創建標準列出了明確要求,即“領導班子好、工作機制好、黨員隊伍好、工作作風好、創新創效好”。

碧水映初心,永遠跟黨走。觀看廉政教育片《橋》、重溫周恩來總理視察江門舊址、參觀轄區重要水利工程……圍繞“抓好黨建促發展”理念,蓬江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機關黨支部通過抓好“三會一課”,常態化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及黨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樹立“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理念,找準黨建工作與水利工作的契合點。

在今年3月舉行的主題黨日活動中,該局組織20多名黨員干部對西江碧道沿岸的垃圾等進行全面清理,共同守護美麗河湖,共建生態宜居家園。“現場的垃圾很少,說明這些年我們的硬件設施跟上去了,市民的素質也在不斷提高。”該局分管水利工作的干部表示。針對轄區負責的天沙河、江門河,該局常態化派出10條保潔船,加強巡查管理,確保河道環境衛生整潔,塑造潔凈、優美、文明、有序的人居環境。

深入推進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河湖長制工作的牽頭引領作用,該局建立河道管護長效機制,強化河湖長責任意識,助推水利事業發展;引導黨員干部積極下沉一線實地走訪,察民情、悉水情,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民服務的“水動力”。


該局黨員干部鄧漢明表示,在深入推進河湖長制工作中,蓬江區大力推行“黨建+河長制”,充分發揮各級河長的帶頭作用,引領廣大干部群眾助力開展河湖治理日常工作。“現在到村里了解情況,村民們說得最多的都是‘河水清多了’‘不臭了’,我們也覺得心里美美的!”他說。

補齊短板,守好“水安全”

圖片

圖片

“新電排站今年6月已建設完成,并投入試運行,設計排水流量為2.92m3/s,相比舊電排站,排澇能力提升了3倍,在臺風‘泰利’影響期間,對快速降低弓田村內河水位起到巨大作用,降低了強降雨導致內澇的風險。”蓬江區河湖(庫)管理中心主任鄧子權說。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從臺風“泰利”的防御過程,可以一窺蓬江區防范水安全風險的“先手棋”——

一方面,推進水利設施建設,在汛期來臨前完成荷塘圍、潮連圍堤防灌漿加固工程,完成15宗小型水庫維修加固,并增設北斗安全監測系統和自動測量機器人,提升水庫安全保障能力,改造弓田、木朗、丹灶等區域水利基礎設施。

另一方面,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設,完成全區水庫、水閘和電排站監控設備的組網,共整合56處170路水利工程視頻監控點,對各水利工程實施實時監管,實現視頻共享,助力精確提升全區水系調度。

圖片

加固后的蘭石水庫

下好“先手棋”,黨員干部要當好“調研員”。“來到水利設施一線,與村民、魚塘主、水利基層工作者們面對面交流,往往能夠更精準地發現水利工作的薄弱環節,更切實際地進行統籌分析,制定出更合理的治理方案。”鄧子權表示,針對天沙河中上游堤防、天鄉水兩岸堤標準不高、棠下天河片區地勢低洼等,蓬江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積極謀劃加固天沙河中上游堤防護岸項目,并推動工程列入今年蓬江區的民生實事,做到以深調研精準解民憂。

下好“先手棋”,黨員干部要當好“服務員”和“技術員”。蓬江“水利人”時刻關注國家政策支持方向,積極對接發改、財政等部門,根據蓬江區實際情況謀劃項目建設,不斷提升項目與國家政策的匹配度,積極主動做好工程項目的前期工作。

今年,蓬江區巧借國家利好政策的“東風”,推動江門市西江潭江跨界重點流域綜合治理工程(一期)(蓬江項目區)、蓬江區重點流域綜合治理項目(一期)等一批大型水利補短板項目相繼落地實施,大大提升蓬江區水安全保障能力。


此外,蓬江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持續發力,推動完成江新聯圍加固工程蓬江段的工程收尾和驗收工作,啟動棠下鎮弓田、虎嶺六堡以及荷塘鎮南格、馬梪共4座電排站工程建設,區域總排澇流量增加30%。

圖片

新建成的弓田電排站大大提升了該區域的排澇能力。

生態“活”水,喚醒“水經濟”

圖片

圖片

“在鬧市中難得的寧靜!有露營風的feel,太適合晚上來這里吹風閑聊啦!”近日,網友KELLY在社交平臺大力點贊位于西江碧道馬拉松起步公園內的咖啡店——“Y咖啡”。

城市因水而靈動,蓬江因水而秀美。近年來,蓬江區全面推行河湖長制、碧道建設等,水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提升,形成人水和諧良好局面。隨著人氣的匯聚,一條條蓬江碧道已逐漸變為一條條充滿活力的經濟帶。

圖片

西江碧道上匯聚了不少咖啡店,盡顯活力。

從去年至今,蓬江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積極做活“水文章”,探索“水經濟”新業態,以碧道建設為契機,探索設置濱水經營空間,在為市民提供更多休閑、娛樂選項的同時,引導碧道管養部門利用物業出租收益反哺碧道管養支出,逐步實現“以道養道”良性循環,為全區各類型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管養提供了有益借鑒。


“以西江碧道蓬江段為試點,我們牽頭在碧道沿線馬拉松公園、運動公園及篁邊驛站等景觀節點設置7處經營性物業,已全部對外出租。”據蓬江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局還設置無人售賣機63個,建成5處停車場可提供約800個車位,另有共享單車等便民設施,上述營業項目每月創收超10萬元。


借助西江碧道成功經驗,今年以來,蓬江區認真貫徹落實“百千萬工程”,因勢利導,以生態“活”水,激活“水經濟”,在天沙河碧道、江門河北岸碧道建設6處經營性物業,可出租面積合計約400平方米。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