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蓬江區2023年民生實事落實情況的通報
字體:[大] [中] [小]
【頁面調色: 】
2023年以來,蓬江區堅持以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滿意度為目標,高質量推進十件民生實事項目建設,著力把民生實事做成“民心工程”。2023年蓬江區民生實事項目共10大項21小項,所有項目均已完成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公共教育建設有序推進。
(一)增加幼兒園學位供給。建成紫茶博學幼兒園、實驗幼兒園,新增優質公辦學位630個,進一步滿足群眾對優質公辦學位的需求。新增萊茵華庭幼兒園1所,增加390個普惠性學位,鞏固“5080”攻堅任務成果,進一步緩解“入園難”“入園貴”問題。
(二)加強心理輔導進校園。各校老師參加心理健康教育ABC證培訓,全力配齊配足專兼職心理健康教師。創建蓬江家庭教育發展論壇,推進校家社“三位一體”育人模式,制定并實施家庭教育等級考核制度。推廣“身心健康4S工作法”,建成一支由學校心理專、兼職教師組成的志愿團隊,開通心理咨詢熱線。
二、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力度持續增強。
(一)繼續加強對食品抽檢工作。將抽檢覆蓋到所有區域、所有食品種類和食品生產各個環節。全年共抽檢食品2797批次,其中不合格食品94批次,均已對其立案查處。
(二)加強市場食用農產品質量監管。全年完成122477批次食用農產品會快檢工作,不合格產品340批次,均已依規作銷毀處理,不合格產品處置率100%。
(三)加強藥品抽檢工作。全年完成藥品抽檢74批次,出具檢驗報告60份,均符合規定。
三、疾病預防和救治能力雙線并行。
(一)推進老年人規范健康管理服務。已將基本公衛納入鎮(街)考核。全年我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城鄉社區規范健康管理服務人數55259人,服務率為62.34%。
(二)免費為適齡婦女提供“兩癌”篩查。在明確檢查任務的基礎上,做好政策宣傳和對象發動工作,全年提前完成“兩癌”免費篩查1800人的年度任務。
(三)提高重癥救治水平。完成江門市第二人民醫院33張重癥救治床位建設任務,現有后備重癥醫師33名、重癥護士82名,實現“軟硬件”同步升級。
四、醫療保障、康復服務穩步提高。
(一)醫療保障方面。一是貫徹實施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改革。參保人可在微信“粵醫保”小程序中在線辦理“親情賬號綁定/解綁”業務,實現個人賬戶與家人共享。二是提高普通門診統籌待遇水平。職工醫保普通門診月度最高支付限額一級及以下定點醫療機構提高至85元/月,二級或三級定點醫療機構提高至75元/月,全年合計年度最高支付限額提高至1920元;居民醫保普通門診年度最高支付限額提高至350元。三是提高門診特定病種待遇水平。職工和居民醫保三類病種最高支付限額分別調整為4200元/季度和1500元/季度,四類病種最高支付限額分別調整為1200元/季度和900元/季度,并對血友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C型尼曼匹克病、銀屑病等病種的最高支付限額進行相應調整。
(二)殘疾人康復服務方面。共建成17家社區康園中心,為全區366名智力、精神和重度殘疾人提供日間托養服務,并把服務對象輻射延伸至各社區康園中心以外有需要的殘疾人。全區17家社區康園中心全部獲評廣東省首批星級社區康園中心。
五、適老養老服務不斷優化完善。
一是整合社會資源,選定環市街道江僑社區建成社區“嵌入式”居家養老服務示范點,通過站點開展流動義診活動3場,惠及老年人90人次;開展老年人健康體檢、智能手機小課堂、中醫保健、口腔檢查、愛心理發、反詐宣傳、舞蹈學堂等活動,惠及老年人超過500人次。二是由江門市蓬江區恒愛社會工作綜合服務中心提供服務,為39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完成居家適老化改造。
六、就業保障水平顯著提高。
全年累計發放各類就業創業補貼2759.97萬元;舉辦各類招聘會20場,累計參加企業1540家、提供崗位7310個;實現城鎮新增就業8956人。
七、消防救援能力建設扎實推進。
一是白沙消防救援站已基本完成項目建設;潮連消防救援站已完成基礎工程和主體框架建設;荷塘消防站已完成項目立項。二是印發實施《蓬江區“智慧消防”建設工作方案》,建成“智慧消防”運維中心,在全區范圍內安裝智慧煙感 12508個。
八、水利安全防線持續筑牢。
開展蓬江區重點流域綜合治理項目(一期),對轄區防洪基礎設施薄弱環節進行加固和升級改造。目前,弓田電排站、虎嶺電排站已完成改造。天沙河中上游堤防護岸加固項目、弓田圍加固工程、三和圍加固工程已完成建設;15宗水庫已進行維修加固與設施安裝,監測數據已對接廣東省水利廳水庫安全監測監管平臺。
九、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取得成效。
杜阮河北岸道路提升工程(杜阮衛生院-良坑橋段)和杜阮上巷村村道改造工程均已完工。良溪村上山道項目出入口處已重新鋪設石板,完成路基的平整和壓實,并修筑400米長的擋土墻。已推動上巷村成功申報江門市第二批市縣共建鄉村振興示范村,完成現代化規模化涼瓜種植基地建設。
十、職業技能培訓不斷拓展深化。
全年累計培育“粵菜師傅”274人次、“南粵家政”942人次,新增持證技能人才756人,開展“園區技校”技能提升培訓645人次。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