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監督之力守護碧水藍天凈土——蓬江區環境報告接受區人大“年檢”
字體:[大] [中] [小]
【頁面調色: 】
“2023年,全區生態環境質量穩步向好。空氣質量達標天數比例為84.9%,同比改善3.5個百分比,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同比改善2.4%,臭氧濃度為177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0.2%,PM2.5年均濃度為21微克/立方米,連續五年優于世界衛生組織第二階段標準……”
常委會會議聽取審議區政府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報告
近日,在江門市蓬江區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上,區政府作了2023年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曬出了一份過去一年的環保成績單,這份成績單的背后既有區政府持續推動環境質量和生態品質“雙提升、雙改善”的不懈努力,也凝聚了區人大常委會打出監督“組合拳”加快推進“綠美蓬江”生態建設的辛勤付出。
找準“切入點”
環保監督有“深度”
常委會主任會議部署環境保護監督調研工作
“區人大常委會每年對環境保護工作進行監督調研,這項法律要求拓寬了代表履職方式,人民群眾的知情權、監督權得到了保障,區政府抓環保工作主動性得到了增強。調研組要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深入調查研究,以人大監督之力督促政府壓實環保責任,不斷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在3月監督調研啟動會上,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李達成對聽取和審議區政府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報告提出具體要求。
代表專業小組進站接待群眾聽取意見建議
提前做足功課是開展調查研究的重要環節。調研開始前,調研組組織生態環保代表專業小組進站接待群眾,廣泛征求意見,收集掌握水質不達標、禽畜批發市場臭氣擾民等環保問題,帶著問題選取荷塘鎮塔崗水閘、遠匯市場、健新汽修廠等5個點位實地察看,找準問題癥結所在,探求解決之道。
盯緊“重難點”
靶向調研有“力度”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這一帶的污水是不是全部接入污水管網,是否存在雨污混排情況?“禽畜市場環境臟亂,臭氣擾民,是否有采取切實可行、科學有效的臭氣治理措施?”每到一個點位,調研組都沉下身子靜下心,查閱資料、收集數據、總結問題……用細致專業的態度,認真審核著每一個數據和每一篇報告。
實地調研環境保護工作現狀
一個個堅毅的背影活躍在環境保護監督調研一線,一個個鏗鏘的腳步行走在環保調研點位,一條條真知灼見在人大得以收集和跟蹤解決,通過面對面走訪,暢所欲言座談,收集提升黑臭水體治理水平、注重老舊污水管網改造、指導企業正確開展環保問題整改等意見建議20余條,已交由區政府研究處理,區政府及有關部門將定期通報問題整改進度。
召開座談會
“我們之所以重視環保問題的收集和意見建議的辦理,是由環保工作性質所決定的,環保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要做好環保工作,基礎設施必須加強,監督機制必須健全,行政執法必須嚴格,人民群眾必須參與,環環相扣,少一環都不行。”參加調研的區人大代表何少濤如是說道。
突破“關鍵點”
審議意見有“高度”
“要以鐵的措施、鐵的手腕在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上下更大功夫,從嚴從實推進中央環保督察和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在‘無廢城市建設’方面,不僅要完成中期評估,而且要做好垃圾焚燒廠大氣方面的監測與公開,在重要的公共位置,通過電子屏滾動顯示等形式向公眾公布相關數據, 讓群眾切切實實安心和放心。”……在認真聽取市生態環境局蓬江分局負責人關于2023年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后,列席會議的區人大代表結合實地調研以及收集到的意見建議,暢所欲言,為穩步推進環境保護問題整改“把脈開方”。
區人大代表作審議發言
代表“諫言”獻策,部門照單全收。“我們將認真梳理人大代表們提出的意見建議,加大對環境保護問題的整治力度,認真辦好涉及生態環保方面的代表建議,加快補短板、強弱項、促提升,努力讓蓬江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與會的有關政府職能部門負責人向代表們承諾。
“年檢”環保報告不止于聽取審議。下一步,區人大常委會將深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堅持以問題和目標為導向,強化審議意見跟蹤督辦,用監督的精準度換取群眾對環保工作的滿意度,以更優異的答卷來回應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續擦亮高質量發展的“綠美底色”。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