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市蓬江區統計局關于200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字體:[大] [中] [小]
【頁面調色: 】
江門市蓬江區統計局關于2004年國民
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05年4月4日)
2004年,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全區各級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區七屆人大二次會議精神,全面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開拓創新,國民經濟快速增長,各項社會事業加快發展,促進了全區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一、綜 合
國民經濟快速增長,全區綜合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初步核算,2004年全區完成生產總值80.39億元,比上年增長16.6%,增幅創近10年新高。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89億元,增長0.5%;第二產業增加值46.58億元,增長25.91%;第三產業增加值29.92億元,增長9.1%。全區人均生產總值3800美元,三大產業比重為4.84:57.95:37.21。
全區街道辦事處和鎮政府9個,行政村74個,城鎮化指數63.74%。
全年區域稅收收入19.69億元,其中:國稅10.58億元;地稅9.11億元。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14.05億元,比上年增長32.61%。
民營經濟較快發展。全區年末個體私營企業(工商戶)20525家,注冊資金21.31億元;其中私營企業2964家,個體工商戶17561家。個體、私營企業從業人員達6.35萬人。新發展個體私營工商戶5843家。民資直接投資11.02億元,增長20.6%。
城鎮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取得新進展。至年末,全區共安置城鎮人員4010人就業,提供公益性崗位56個,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員1104人,登記失業率1.35%。
二、農 業
農業生產保持穩定。全年完成農業總產值10.9億元,比上年增長1%,其中:畜牧業完成產值62119萬元,肉類總產量53067噸;漁業完成產值32982.4萬元,總產量30353噸。糧食種植面積28308畝,總產量9101噸;蔬菜種植面積58563畝,總產量96336噸;水果種植面積3253畝,產量2925.6噸。在主要農產品中,生豬飼養量88.4萬頭;三鳥飼養量1082萬只。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區工業經濟克服了原材料漲價、電力供應緊張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在優勢產業的支撐帶動下,取得了快速增長。全區工業總產值230.09億元,同比增長27.66%,比上年提高2.35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152.89億元,增長28.51%。工業增加值44.77億元,同比增長26.84%,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5.69%。大長江集團、現代集裝箱、吉事多、嘉寶莉等10家產值億元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04.1億元,同比增長43.41%,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45.24%,拉動全區工業增長20.68個百分點。
工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傳統行業的技術水平提高,支柱行業的支撐帶動作用增強。摩托車制造業、五金機械制造業、紡織服裝制造業、化工制藥業、電子信息制造業五大產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32.48億元,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86.65%,同比增長31.95%。其中:摩托車及配件制造業實現工業總產值77.47億元,同比增長44.85%,比重為50.67%;五金機械制造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0.27億元,同比增長25.5%,比重為19.8%;紡織服裝制造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4.04億元,同比增長4.79%,比重為9.18%;化工制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7.54億元,同比增長29.86%,比重為4.93%。
工業經濟效益穩步上升。全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保值增值率116.97%,比上年同期上升17.7個百分點。全年全區工業企業實現稅收總額10.14億元,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稅收總額8.67億元。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38億元,增長50.86%。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43.29%,同比提高11.11個百分點。
建筑業發展平穩。全年實現建筑業總產值6.07億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00.18萬平方米;竣工面積29.51萬平方米。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全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87億元,增長16.2%。全區重點工程建設項目進展良好,華爾潤玻璃基建工程投資達1.98億元,已基本完成并順利投產;大長江集團更新改造工程全年完成1億元,將發揮良好的投資收益;五邑碧桂園計劃投資6億元,已完成近3億元,極大地拉動了房地產投資的增長。從投資結構看,基本建設、更新改造、房地產和農村投資四大方面全面穩定增長,基本建設投資2.79億元,增長3.1%;更新改造投資1.11億元,增長44.33%;房地產開發投資7.87億元,增長19.48%;農村投資7.1億元,增長21.92%。
五、對內貿易
消費市場繁榮穩定。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1.79億元,比上年增長13.27%。其中: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36.43億元,增長11.33%;餐飲業零售額5.36億元,增長28.49%。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2.50%,比上年上升2.5個百分點。五邑首家五星級酒店落戶江門市區,多家國內著名的大型零售企業如優越美莎、易初蓮花、益華百貨等相繼進駐江門。商品房、汽車消費繼續是居民消費的熱點,居民在餐飲娛樂、旅游休閑、醫療保健、文化教育、網絡通訊和體育健身等方面的需求也呈快速增長的態勢。
六、對外經濟
外貿出口高速增長。全年出口總額5.4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6.63%。其中,三資企業出口4.05億美元,增長50.16%;來料加工出口0.88億美元,增長126.31%。
利用外資不斷增加。全年合同利用外資金額13093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7050萬美元。
招商工作進展順利。全年在建、報建、已投產和跟蹤洽談的項目共282項(外資81項,民資201項),計劃投資總額82.77億元。其中:已投產的123項,計劃投資總額23.86億元;開工在建項目105項,計劃投資總額38.51億元;報建項目47項,計劃投資總額18.14億元;洽談項目7項,計劃投資總額2.26億元。新批外商投資企業75家,同比增長10.3%;新批合同外資金額12800萬美元。
七、財政和金融
財政收支快速增長。地方一般預算財政收入3.28億元,同比增長23.87%;地方財政支出3.9億元,增長20.17%。
金融形勢向好。全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45.27億元,增長10.68%;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21.28億元,增長16.92%。
八、科學技術、教育和衛生
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取得新成果。全區技術改造項目66項,計劃總投資12.81億元。全區有企業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7家,全區申報各類科技計劃項目64項,創歷史新高,比去年增長70%,全區有38個企業、項目共獲得1300多萬元上級科技經費扶持,比去年增加11倍多。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提高,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顯著增加。專利申請量503項,比上年增加27%;專利授權量281項,其中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150項。
教育建設再上新臺階。各項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素質教育得到進一步實施,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進一步提高。我區小學教師學歷達標率為99.9%,大專化73.4%;初中教師學歷達標率98%,本科率31%;高中教師學歷達標率97.7%;職中教師學歷達標率74%。2004年中考、高考成績創歷史新高,我區參加普通高考653人,本科入圍225人,本科入圍人數比去年增長了35.5%,本科入圍率達34.5%。專科入圍349人,專科以上總入圍575人,總入圍率達88.1%。參加各級學科比賽,教師獲省級以上獎73人,學生獲省級以上獎198人次;參加全國小學生數學比賽,36人獲得省一等獎,43人獲得省二等獎,85人獲得省三等獎,參加全國中學生英語、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比賽,1人獲得全國二等獎,30人獲得全國三等獎。
衛生事業穩步發展。年末全區各類衛生機構10個,衛生機構床位數330張。擁有衛生技術人員572人,其中醫生227人,衛生防疫人員數24人。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7.93‰,嬰兒死亡率6.79‰,產婦住院分娩比例99.6%,參加農村合作醫療的人數153047人。
九、城市環境
營造優良人居環境、投資環境。開展衛生整治行動,投入資金100多萬元,。整治市容環境,清拆防盜網763戶、22960平方米。投入資金650.6萬元用于維修社區道路,面積7萬多平方米。全年在環衛設施建設上投入的資金達200多萬元,新建環衛車輛管理所,新建育德壓縮垃圾中轉站1座,對市區40多座垃圾中轉站、56座公廁進行全面維修。
做好城市綠化、保潔工作,城市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城市綠化方面,全區各鎮、街投入綠化建設改造資金80萬元,新增和改造綠化面積16萬平方米。城市保潔方面,道路保潔達標率達100%、優秀率達到85%以上。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人口控制成效顯著。2004年全區家庭戶138053戶,總人口441576人。其中:男性人口223019人;女性人口218557人。2004年遷進人口15546人,遷出人口12373人。2004年全區共出生人口4048人,人口出生率9.03‰,綜合節育率為85.07%,出生人口男女嬰兒性別比為107.27。人口死亡率5.81‰,人口自然增長率3.7‰。
社會福利事業不斷發展,保障體系建設積極推進。全區各種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3個,各種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床位數219床。全區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對象3304人,被救濟春夏荒困難戶2641戶6659人。全區扶貧助學1420人,共支出70.02萬元;助醫、助困、助殘3萬元,修建房屋6間9萬元,改善敬老院設施3間10.9萬多元,總受惠人數1500多人。全區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07332人,累計發放養老金24617萬元;參加基本醫療保險127030人;參加失業保險84915人,累計領取失業保險金3525萬元;參加工傷保險73860人;參加生育保險72601人。
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職工年人均工資14370元,比上年增長10.45%;城鎮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1749元,增長16.69%;農民人均純收入7010元,增長8%。
注:公報中生產總值、農業總產值絕對數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工業總產值絕對數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采用價格指數縮減法計算。
附:
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一)
指 標 |
單 位 |
2004年 |
比上年增減(%) |
戶籍總人口 |
萬人 |
44.16 |
1.17 |
人口自然增長率 |
‰ |
3.7 |
__ |
生產總值 |
億元 |
80.39 |
16.6 |
第一產業 |
億元 |
3.89 |
0.5 |
第二產業 |
億元 |
46.58 |
25.91 |
#工業 |
億元 |
44.77 |
26.84 |
第三產業 |
億元 |
29.92 |
9.1 |
工業總產值 |
億元 |
230.09 |
27.66 |
其中:規模以上產值 |
億元 |
152.89 |
28.51 |
農業總產值 |
億元 |
10.9 |
1 |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 |
億元 |
14.05 |
32.61 |
建筑業總產值 |
億元 |
6.07 |
__ |
固定資產投資總額 |
億元 |
18.87 |
16.2 |
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二)
指 標 |
單 位 |
2004年 |
比上年增減(%) |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
億元 |
41.79 |
13.27 |
外貿出口總額 |
億美元 |
5.46 |
56.63 |
實際利用外資 |
億美元 |
0.71 |
__ |
金融機構存款余額 |
億元 |
43.79 |
11.06 |
金融機構貸款余額 |
億元 |
19.32 |
14.11 |
地方財政收入 |
億元 |
2.65 |
13.58 |
地方財政支出 |
億元 |
3.25 |
14 |
職工年人均工資 |
元 |
14370 |
10.45 |
農民人均純收入 |
元 |
7010 |
8 |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