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統計信息 > 統計年報

江門市蓬江區統計局關于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字體:[大] [中] [小]

蓬江統字 [ 2007] 10

 

江門市蓬江區統計局關于2006年國民

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07年3月26)

 

2006年,全區人民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人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實現了“十一五”的良好開局。

 

一、綜   

 

國民經濟增長加快,全區綜合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初步核算,2006全區生產總值完成113.71億元,同比增長19.51%,增幅比上年提高1.75個百分點,創近11年來新高。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96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71.08億元,同比增長25.76%;第三產業增加值38.67億元,同比增長12.83%。全區人均生產總值43650元,三大產業比重為3.4862.5134.01。

民營經濟加快發展。全年已投產、在建、籌建的民資項目共216項(工業178項,三產38項),計劃投資總額45.26億元。其中:已投產的154項,計劃投資總額20.32億元;開工在建項目43項,計劃投資總額20.05億元;籌建項目19項,計劃投資總額4.89億元。2005年結轉的項目83項,計劃總投資19億元;今年新引進項目133項,計劃投資總額26.26億元。全區年末個體私營企業(工商戶)22199家,注冊資金27.03億元,其中私營企業2772家,個體工商戶19427家,個體、私營企業從業人員達6.08萬人。新發展個體私營工商戶5670家。

城鎮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取得新進展。至年末,全區共舉辦企業用工招聘會42場,組織提供就業崗位25865個,共免費培訓農村富裕勞動力2529名,推薦城鎮人員就業10693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2.60%。

 

二、農   

 

業生產保持穩定。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2.06億元,其中:畜牧業完成產值73462.18萬元,肉類總產量51748噸;漁業完成產值31418.45萬元,總產量31300噸。全區糧食種植面積27601畝,總產量8101噸;蔬菜種植面積47044畝,總產量75441噸;水果種植面積2645畝,產量2563噸。全年出欄肉豬59.83萬頭;出售和自宰的家禽1228.54萬只。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生產快速拉升。2006全區實現工業總產值356.25億元,同比增長25.51%,其中年銷售收入500萬元及以上工業企業469家,實現工業總產值313.5億元,同比增長25.53%。全區工業企業共實現工業增加值69.81億元,同比增長26.53%。大長江集團、現代集裝箱、嘉寶莉、華爾潤等32家產值億元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65.21億元,同比增長20.08%,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46.37%

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產業集聚能力進一步增強。摩托車制造業、汽車配件產業、五金衛浴產業、玻璃燈飾產業、鉆石珠寶產業五大特色產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88.18億元,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60.03%,同比增長22.35%。其中:摩托車及配件制造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13.58億元,同比增長17.84%;汽車配件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0.31億元,同比增長55.75%;五金衛浴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51.82億元,同比增長25.87%;玻璃燈飾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2.16億元,同比增長29.24%;鉆石珠寶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046萬元,同比增長44.54%。

工業經濟效益穩步上升。全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保值增值率107.59%,比上年同期上升1.48個百分點;流動資產周轉率3.67次,比上年同期加快0.02次;全員勞動生產率73552/,比上年提升9%。全年規模以上企業應交稅收總額9.07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0.5億元,同比增長31.78%。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59.56%,比上年提高4.2個百分點。

建筑業生產平穩。全區建筑企業合共實現建筑業總產值7.75億元,同比增長   18.32%??偝邪蛯I承包建筑業企業房屋建筑施工面積98.2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80%;竣工面積29.8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6.59%。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快速增長。全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6.14億元,同比增長18.19%。其中,基本建設投資6.29億元,同比增長39.76%;更新改造投資1.67億元,同比增長18.52%;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全區實現房地產開發投資6.96億元,同比下降38.12%。全區重點工程建設項目投資力度加大,工程進展順利。篁莊大道西延線、桐樂路一期已建成通車;桐樂路二期長1.9公里路、金桐路首期長2.1公里路和杜阮南北大道完成路基工程;金桐路二期2.4公里完成路基填土工程。臺商工業園第一期開發面積3051畝,已完成填土1500畝,第二期3500畝已完成征地工作。五金衛浴產業基地首期正進行平土工程??偼顿Y2.4億元的大長江三期(棠下)項目的主體工程已全部完工。

 

五、對內貿易

 

消費市場繁榮穩定。繼逸豪酒店、麗宮國際酒店落戶江門后,金逸酒店、金瑞酒店兩家星級酒店相繼建成開業。商品房、汽車消費繼續是居民消費的熱點,居民在餐飲娛樂、旅游休閑、醫療保健、教育培訓、網絡通訊和體育健身等方面的需求呈快速增長的態勢。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55.09億元,同比增長14.52%。其中: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47.76億元,同比增長13.7%;餐飲業零售額7.34億元,同比增長20.3%。物價水平相對平穩,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1.40%,比去年同期上升1.4個百分點。

 

六、對外經濟

 

外貿出口快速增長。全年實現出口總額9.32億美元,同比增長26.83%。其中,三資企業出口8.49億美元,增長36.11%;貿易出口7122萬美元,同比下降0.60%;來料加工出口大幅下滑,實現出口值1180萬美元,同比下降70.10%

利用外資不斷增加。全年合同利用外資金額1.98億美元,同比增長10.02%。實際利用外資11096萬美元,同比增長25.66%。

招商工作進展順利。我區采用產業招商、以商引商、委托招商和駐點招商等多形式多渠道招商,招商成效顯著。全年已投產、在建、籌建的外資項目共132項(工業113項,三產19項),計劃投資總額4.69億美元。其中:已投產的98項,計劃投資總額1.93億美元;開工在建項目21項,計劃投資總額0.94億美元;籌建項目13項,計劃投資總額1.82億元。2005年結轉的項目27項,計劃總投資1.96億美元;今年新引進項目105項,計劃投資總額2.72億美元。

 

七、財政和金融

 

地方財力不斷增強。全年共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12億元,同比增長23.68%;地方財政支出5.78億元,同比增長19.69%

金融機構存款穩定增長。全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52.8億元,增長13.11%,其中:企業存款12.6億元,同比增長14.82%;城鄉居民儲蓄存款26.41億元,同比上升12.67%;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27.2億元,同比增長30.36%,其中:短期貸款26.45億元,同比增長30.46%;中長期貸款5600萬元,同比下降4.7%

 

八、科學技術、教育和衛生

 

科技研究開發取得較大進展,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全年全區地方財政科技三項費用支出825萬元,同比增長13.5%;科學支出1636萬元,同比增長29%。科技事業取得豐碩成果,全年被列入省級科技計劃項目11項,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立項23項,成功創建市級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4個。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提高,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顯著增加。專利申請量889項,同比增長20.8%;專利授權量558項,同比增長46.5%,其中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共180項。全區共有高新技術企業28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02.01億元,同比增長28.6%。

教育事業全面發展。各項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素質教育得到進一步實施,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進一步提高。全年投入資金760.91多萬元全面實施農村免費義務教育,22954名農村學生受益。全區擁有普通中學17所,在校學生1.35萬人。職業高中2所,在校學生0.27萬人。小學50所,在校學生4.07萬人。幼兒教育學校100所,在校學生1.37萬人。教育普及程度進一步提高,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小學升學率100%,初中適齡少年入學率99.1%,初中升學率98.2%,高中升學率53.89%。今年參加普通高考884人,總入圍人數699人,比去年增加了24人。其中,本科入圍247人,本科入圍人數比去年增長了3.0%,本科入圍率為28%;??埔陨峡側雵?/span>699人,總入圍率達79.07%。

衛生事業穩步發展,保健水平進一步提高。健全了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及醫療救治三大體系,建立起疫情信息網絡系統,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預警和應急機制進一步完善。全區共有各類衛生機構(含各類門診,下同)86個,其中醫院2間。衛生機構床位345張。衛生機構人員942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814人。衛生技術人員中執業醫師233人,職業助理醫師101人,執業護士247人,藥劑人員69人,檢驗人員24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加快推進,全區參加農村合作醫療的人數123540人,農村合作醫療人口覆蓋率96.1%。

 

九、城市環境

 

營造優良人居環境、投資環境。開展區域整治,先后對杜阮鎮中和工業區、南蘆工業區和荷塘鎮玻璃行業開展專項整治。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掛牌督辦了一批污染嚴重、群眾投訴強烈的企業,共作出責令停產處罰42宗,罰款金額共計63萬元。

開展衛生整治行動,出動2674人次,灑水車135車次。清理衛生死角148處,清運垃圾1500多噸。整治市容環境,查處商鋪占道經營6680宗,清理小販擺賣15500檔,查處亂拉掛2595條,查處亂張貼900多宗,清刷15000多張,清拆違章建筑、雨蓬6795平方米。投入專項資金840.65萬元用于維修社區道路,面積8.45萬多平方米。做好城市綠化、保潔工作,城市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道路保潔達標率達100%、優秀率達到85%以上。

社會安全問題得到社會各界重視。全年工礦商貿企業共發生傷亡事故9宗,死亡7人,重傷3人,事故宗數、受傷人數有所下降。開展重大事故隱患排查行動,排查出事故隱患187個,現已完成整改的137個,正在整改的50個。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人口增長得到合理控制。2006年全區家庭戶141540戶,戶籍總人口451276人。其中:男性人口227412人;女性人口223864人。2006年遷進人口16404人,遷出人口19252人。2006年全區共出生人口4124人,人口出生率9.14‰,出生人口男女嬰兒性別比為114.46100。人口死亡率5.19‰,人口自然增長率3.95‰。

社會福利保障事業日益完善。全區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對象12983430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資金286萬元,其中城鎮7381766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資金199.9萬元;農村5601644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資金86.1萬元。救濟春夏荒困難戶28056789人;醫療救助貧困家庭54145人。全年共為18504512人辦理了低收入家庭證。民政部門扶貧助學454人,共支出32.3萬元;為全區397人優撫對象發放撫恤保健金共163.1萬元。全區離休、退休、退職人員3.35萬人,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2.47人,累計發放養老金2.58元;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6.42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0.58人,累計領取失業保險金1736元;工傷保險參保人數9.83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9.64人。我區擁有敬老院4間,敬老院收寄養人數153人,敬老院床位269張;全區社區服務設施128項。

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職工年人均工資24323元,同比增長12.3%;城鎮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3862元,同比增長8.32%;農民人均純收入8177元,同比增長8%。

 

注:公報中生產總值絕對數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工、農業總產值絕對數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采用價格指數縮減法計算。


:

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一)

指 標

單 位

2006

比上年增減(%

戶籍總人口

萬人

45.13

1.11

人口自然增長率

3.95

0.2個千分點

生產總值

億元

113.71

19.51

第一產業

億元

3.96

0

第二產業

億元

71.08

25.76

#工業

億元

69.81

26.53

第三產業

億元

38.67

12.83

工業總產值

億元

356.25

25.51

其中:規模以上產值

億元

313.5

25.53

農業總產值

億元

12.06

0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

億元

19.57

6.98

建筑業總產值

億元

7.75

18.32

固定資產投資總額

億元

26.14

18.19

 


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二)

指 標

單 位

2006

比上年增減(%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億元

55.09

14.52

外貿出口總額

億美元

9.32

26.83

實際利用外資

億美元

1.11

25.66

金融機構存款余額

億元

52.8

13.11

金融機構貸款余額

億元

27.2

30.36

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

億元

5.12

23.68

地方財政支出

億元

5.78

19.69

職工年人均工資

24323

12.3

農民人均純收入

8177

8

相關附件:

統計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