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市蓬江區統計局關于200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來源:蓬江區發展改革和統計局
發布時間:2017-11-23
字體:[大] [中] [小]
【頁面調色: 】
蓬江統字 [ 2008] 6 號
江門市蓬江區統計局關于2007年國民
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08年3月26日)
2007年,全區人民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中央各項宏觀調控政策,圍繞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緊緊依靠全區人民,以“全面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蓬江”為奮斗目標,著力調整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經濟效益進一步提高,資源要素環境狀況改善,綜合實力顯著增強,人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社會各項事業取得新的進步。
一、綜 合
全區綜合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初步核算,2007年全區生產總值完成253.96億元,同比增長18.37%,增幅比上年提高1.37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46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31.32億元,同比增長20.93%;第三產業增加值117.18億元,同比增長16.45%。全區人均生產總值4.38萬元,三大產業比重為2.15:51.71:46.14。
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全年已投產、在建、籌建的民資項目共222項(工業172項,三產50項),計劃投資總額102.9億元。其中:已投產的156項,計劃投資總額23.94億元;開工在建項目42項,計劃投資總額56.47億元;籌建項目24項,計劃投資總額22.49億元。2006年結轉的項目40項,計劃總投資21.26億元;2007年新引進項目182項,計劃投資總額81.63億元。全區民營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產值207.88億元。全區年末個體私營企業(工商戶)28676家,注冊資金30.08億元,其中私營企業3199家,個體工商戶25477家,個體、私營企業從業人員達7.08萬人。新發展個體私營工商戶9140家。
城鎮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取得新進展。全區共舉辦企業用工招聘會38場,組織提供就業崗位18514個,共免費培訓農村富裕勞動力2565名,推薦城鎮人員就業480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3%。
二、農 業
農業生產保持穩定。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1.63億元,其中:畜牧業完成產值66141.16萬元,肉類總產量36990噸;漁業完成產值35426.85萬元,總產量33051噸。全區糧食種植面積27600畝,總產量8100噸;蔬菜種植面積37696畝,總產量62979噸;水果種植面積2172畝,產量2057噸。全年出欄肉豬46.79萬頭;出售和自宰的家禽893.48萬只。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生產平穩快速增長。2007年全區實現工業總產值565.83億元,同比增長21.23%,其中年銷售收入500萬元及以上工業企業584家,實現工業總產值520.29億元,同比增長23.06%。全區工業企業共實現工業增加值125.31億元,同比增長21.02%。全區產值超億元的工業企業62家,比上年增加11家,合共實現工業總產值343.2億元,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60.65%。
結構調整優化,產業集聚能力進一步增強。摩托車制造業、汽車配件產業、五金衛浴產業、玻璃燈飾產業、鉆石珠寶產業五大特色產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52.57億元,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48.54%,同比增長26.8%。其中:摩托車及配件制造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54.55億元,同比增長32.04%;汽車配件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2.06億元,同比增長27.09%;五金衛浴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67.02億元,同比增長15.72%;玻璃燈飾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8.64億元,同比增長29.23%;鉆石珠寶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012萬元,同比下降3.7%。
工業經濟效益穩步上升。全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保值增值率113.55%,比上年同期上升0.43個百分點;流動資產周轉率3.36次,比上年同期加快0.21次;全員勞動生產率73886元/人,比上年提升2.83%;實現利稅總額26.19億元,比上年同期上升22.11%。全年規模以上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57.68%,比上年提高4.16個百分點。
建筑業快速發展。受房地產投資高速增長的帶動,全區建筑業快速發展,全年合共實現建筑業總產值13.29億元,同比增長71.48%。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22.6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4.83%;竣工面積62.3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09.13%。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快速增長。全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9.1億元,同比增長19.09%。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21.64億元,同比增長131.85%。房地產市場興旺,全區商品房在建面積、竣工面積、銷售面積和價格均大幅增長。商品房均價達3651元/平方米,與上年底相比上漲了1173元/平方米。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杜阮鎮接江鶴高速入口道路已完工;杜阮南北大道亭園至棠下路段年內完成,豐盛工業園桐樂路二期實現臨時通車。中煙摩迪(江門)第一期項目主體工程已經基本完工,二三期工程陸續施工中。
五、對內貿易
消費市場繁榮穩定。商品房、汽車消費繼續是居民消費的熱點,居民在餐飲娛樂、旅游休閑、醫療保健、教育培訓、網絡通訊和體育健身等方面的需求呈快速增長的態勢。全區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7.74億元,同比增長16.51%。其中:零售業實現零售額48.9億元,同比增長15.51%;餐飲業實現零售額9.1億元,同比增長24.06%。物價水平見漲,居民消費品價格指數為103.6%,比上年同期上升3.6個百分點。其中:食品類消費品價格指數為107.6%,比上年同期上升7.6個百分點。
六、對外經濟
外貿出口增長放緩。全年出口總額10.48億美元,同比增長12.43%,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14.4個百分點。其中,三資企業出口9.58億美元,同比增長11.9%;一般貿易出口8393萬美元,同比增長29.46%;來料加工出口大幅下滑,實現出口值570萬美元,同比下降47.51%。
利用外資穩定增長。全年合同利用外資金額2.75億美元,同比增長38.91%。實際利用外資12484萬美元,同比增長12.51%。
招商工作進展順利。我區采用產業招商、以商引商、委托招商和駐點招商等多形式多渠道招商,招商成效顯著。全年已投產、在建、籌建的外資項目共141項(工業93項,三產48項),計劃投資總額6.7億美元。其中:已投產的108項,計劃投資總額2.02億美元;開工在建項目16項,計劃投資總額3.32億美元;籌建項目17項,計劃投資總額1.35億美元。2006年結轉的項目25項,計劃總投資1.44億美元;今年新引進項目116項,計劃投資總額5.26億美元。
七、財政和金融
地方財力不斷增強。全年共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42億元,同比增長25.33%;地方財政支出7.21億元,同比增長24.61%。
金融市場平穩發展。全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58.52億元,增長15.06%,其中:企業存款15.95億元,同比增長30.94%;城鄉居民儲蓄存款28.67億元,同比上升8.54%;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33.8億元,同比增長29.45%,其中:短期貸款30.95億元,同比增長25.87%。
八、科學技術、教育和衛生
科技研究開發取得較大進展,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全年全區地方財政科技三項費用支出1374萬元,同比增長66%;科學支出1858萬元,同比增長13.6%。科技事業取得豐碩成果,全年被列入國家級科技計劃項目1項,省級科技計劃項目12項,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立項35項,成功創建市級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5個。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提高,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不斷增加。全區全年專利申請量999項,同比增長12.4%;專利授權量702項,同比增長25.81%,其中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共224項。全區共有高新技術企業32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75.57億元,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31.03%。
教育事業全面發展。教育強區建設全面推進,新創建教育強鎮(街)2個。各項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素質教育得到進一步實施,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進一步提高。全年用于教育事業方面的預算內地方財政支出19171萬元,同比增長28.59%。投入資金1598萬元全面實施農村免費義務教育,2.3萬名農村學生受益。全區擁有普通中學17所,在校學生1.39萬人。職業高中2所,在校學生0.303萬人。小學46所,在校學生4.16萬人。幼兒教育學校83所,在校學生1.4萬人。特色辦學日益凸顯。甘光儀學校被評為省綠色學校,發展小學被評為江門市青少年科普教育示范學校,入圍中國教科所中國特色教育理念與實踐項目學校。教育普及程度進一步提高。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小學升學率100%,初中適齡少年入學率99.4%,初中升學率99.6%,高中升學率67.6%,適齡青年高等階段教育毛入學率49%。參加普通高考1194人,總入圍人數771人。其中,本科入圍244人,本科入圍率為27.23%;專科以上總入圍771人,總入圍率達64.57%。
衛生事業穩步發展,保健水平進一步提高。健全了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及醫療救治三大體系,建立起疫情信息網絡系統,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預警和應急機制進一步完善。全區共有各類衛生機構(含各類門診,下同)93個,其中醫院2間。衛生機構床位370張。衛生機構人員961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851人。衛生技術人員中執業醫師230人,職業助理醫師97人,執業護士263人,藥劑人員68人,檢驗人員18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加快推進,全區參加農村合作醫療的人數127932人,農村合作醫療人口覆蓋率98.6%。
九、城市環境
營造優良人居環境、投資環境。繼續開展區域整治行動,先后對群眾投訴較集中的荷塘鎮玻璃加工業、荷塘鎮禾崗工業區、杜阮鎮南盧工業區、市區飲食娛樂業開展了專項整治行動,深入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掛牌督辦了一批污染嚴重、群眾投訴強烈的企業,共立案查處未依法履行相關環保法律法規的企業超過60宗,罰款金額共計超過110萬元。
開展衛生整治行動。發動3次全區衛生清潔大行動,出動3658人次,灑水車370車次。清理衛生死角189處,清運垃圾712多噸。整治市容環境。開展無證流動攤販、廢品收購點專項整治、戶外廣告專項整治和“城市管理百日整治”等整治工作。做好城市綠化、保潔工作,城市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保持全區路面、54間公廁、近900個果皮箱、51座垃圾中轉站的衛生潔凈,為71個社區約12萬戶居民上門收集垃圾,日清運垃圾400多噸和糞便40余噸。道路保潔達標率達100%、優秀率達到85%以上,主干道機械清掃率達50%。
社會安全問題得到社會各界重視。全區工礦商貿企業共發生傷亡事故9宗,與06年持平;死亡8人,同比上升14.3%;重傷1人;經濟損失268萬元。交通事故1612宗,與06年相比下降16.95%;死亡57人,同比下降7%;受傷1911人,同比下降9.9%;經濟損失26余萬元。火災事故198宗,與06年同期相比上升18%;死亡1人,同比下降75%;受傷4人,同比下降25%;經濟損失70余萬元。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人口增長得到合理控制。2007年全區家庭戶143594戶,戶籍總人口456221人。其中:男性人口229607人;女性人口226614人。2007年遷進人口12736人,遷出人口9390人。出生人口4047人,人口出生率8.87‰,出生人口男女嬰兒性別比為110.02:100。人口死亡率5.46‰,人口自然增長率3.42‰。
社會福利保障事業日益完善。全區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對象1469戶3845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資金341萬元,其中城鎮847戶2046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資金236.3萬元;農村622戶1799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資金104.7萬元。救濟春夏荒困難戶2935戶7952人;發放醫療救助金53.3萬元,醫療救助貧困家庭114戶212人。全年共為1917戶4670人辦理了低收入家庭證。慈善會扶貧助學510人,共支出46.15萬元;為全區1275人優撫對象發放撫恤保健金共67.4萬元;全區五保供養人數167人,全年落實供養經費107.3萬元。全區離休、退休、退職人員3.44萬人,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3.71萬人,累計發放養老金3.34億元;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8.04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1.72萬人,累計領取失業保險金1379萬元;工傷保險參保人數10.81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10.56萬人。我區擁有敬老院4間,敬老院收寄養人數169人,敬老院床位254張;全區社區服務設施160項。
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職工年人均工資26792元,同比增長10.2%;城鎮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5738元,同比增長13.53%;農民人均純收入8830元,同比增長8%。
注:公報中除外貿出口額外,其它統計數據采用區域口徑;生產總值絕對數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工、農業總產值絕對數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采用價格指數縮減法計算;金融數據為蓬江區各信用合作社匯總數,未含各大銀行數據。
附:
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一)
指 標 |
單 位 |
2007年 |
比上年增減(%) |
戶籍總人口 |
萬人 |
45.62 |
1.1 |
人口自然增長率 |
‰ |
3.42 |
0.53個千份點 |
生產總值 |
億元 |
253.96 |
18.37 |
第一產業 |
億元 |
5.46 |
0 |
第二產業 |
億元 |
131.32 |
20.93 |
#工業 |
億元 |
125.31 |
21.02 |
第三產業 |
億元 |
117.18 |
16.45 |
工業總產值 |
億元 |
565.83 |
21.23 |
其中:規模以上產值 |
億元 |
520.29 |
23.06 |
農業總產值 |
億元 |
11.63 |
1.45 |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 |
億元 |
157.68 |
4.16 |
建筑業總產值 |
億元 |
13.29 |
71.48 |
固定資產投資總額 |
億元 |
49.1 |
19.09 |
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二)
指 標 |
單 位 |
2007年 |
比上年增減(%) |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
億元 |
77.74 |
16.51 |
外貿出口總額 |
億美元 |
10.48 |
12.43 |
實際利用外資 |
萬美元 |
12484 |
12.51 |
金融機構存款余額 |
億元 |
58.52 |
15.06 |
金融機構貸款余額 |
億元 |
33.8 |
29.45 |
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 |
億元 |
6.42 |
25.33 |
地方財政支出 |
億元 |
7.21 |
24.61 |
職工年人均工資 |
元 |
26792 |
10.2 |
農民人均純收入 |
元 |
8830 |
8 |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