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市蓬江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江門市蓬江區老舊社區改造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的通知
字體:[大] [中] [小]
【頁面調色: 】
蓬江府〔2020〕7號
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區直各單位:
現將《江門市蓬江區老舊社區改造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反映。
江門市蓬江區人民政府
2020年7月2日
江門市蓬江區老舊社區改造三年行動計劃
(2020-2022年)
為深入貫徹國家和省、市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有關精神,貫徹落實區委九屆十次全會工作部署,不斷提升老舊社區居住品質,增強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根據《2019年江門市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任務清單》《2019年江門市城市品質提升行動任務清單》《關于推動“六穩”工作的實施方案》的具體部署,結合蓬江區實際,從2020年起計劃用三年時間在全區實施老舊社區改造,現制定《江門市蓬江區老舊社區改造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老舊社區綜合改造提升作為城市有機更新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未來社區建設和基層社會治理,積極推動老舊社區功能完善、空間挖潛和服務提升,努力打造“六有”(有完善設施、有整潔環境、有配套服務、有長效管理、有特色文化、有和諧關系)宜居社區,使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
二、工作目標
蓬江區共有78個社區,其中2000年前建成的老舊社區共39個。為落實區委、區政府工作部署,加快蓬江區老舊社區項目建設,積極推進項目實施進度。其中項目總投資5.08億元,擬采用EPC+O總承包(勘察、設計、施工、運營維護總承包)模式進行公開招標,建設期3年+運營期3年,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對19+N個社區內部公共配套設施進行改造;建設5個便民停車場(收費);在社區路段建設1200個有廣告功能的路名牌;建設智慧燈桿約1800桿和廣告牌約1000個,新增充電樁、無人售賣機、快遞箱等設施和公共空間運營服務。第一批改造的老舊社區總投資1.5億元,2020年計劃對白沙街羊橋社區、迦南社區、江華社區(阜元里),環市街五福社區、天龍社區等社區實施老舊社區改造。2021年計劃對白沙街甘化社區、良化南社區,環市街東風社區、麗苑社區等社區實施老舊社區改造。2022年計劃對白沙街石灣社區、嶺梅社區、復興社區等社區實施老舊社區改造。其他社區列入第二批改造項目,視發債情況同步推進。
三、重點任務
(一)總體任務
一是加大力度整治環境。蓬江區老舊社區大多是2000年以前已建成開放式社區,位置坐落于蓬江區老城區中心地段,拆遷成本大,計劃根據老舊社區經過近30多年使用的水泥路面破舊情況,從翻新路面或水泥硬底化應對路基破壞、路面破損、積水積淤等情況。二是提高綠化養護力度。針對老舊社區整體環境得不到改善和提高,綠地面積嚴重缺乏,綠化建設規劃存在滯后性,缺乏系統性的園林配置和綠化養護的情況,通過聘請專業機構實地考察后對社區綠化進行整體改造,使設計方案既充足滿足群眾需求,美化社區及街道整體環境,又保證綠化后期質量,提高工程的保質期,避免“豆腐渣”工程,能使百姓長久受益。三是增加公共設施。老舊社區建設年代較早,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各類基礎設施不配套、不完善的問題比較突出,計劃鞏固完善基本的配套設施,對老舊社區里的水、電、氣等市政基礎設施的維修完善。四是改善衛生狀況。由社區組織工作人員在轄區內開展環境衛生清理活動,社區干部帶頭對社區內的衛生死角、衛生薄弱點、社區垃圾點、道路進行逐一排查、清掃。同時,向轄區的居民宣傳環保意識,引導居民將房前屋后的衛生打掃好,及時清理堆放的雜物。
(二)具體措施
1.整治樓宇、道路
(1)修整、翻建社區道路。社區到達城市主干道的道路建設規范,路面平整無坑洼,路牙整齊無缺損,有條件的社區建設無障礙通道,解決群眾出行難問題。
(2)整治“六亂”問題。針對“六亂”問題實施清理工作社會化模式,采取打擊與疏導相結合手段,通過警告教育-暫扣處理-行政處罰的模式逐步消除亂堆放、亂擺賣、亂涂寫現象,力求徹底解決城市“牛皮癬”問題。
(3)清除違章搭建。社區內搭建的違章建筑要在項目施工前逐步拆除,私占的用于種菜、養家禽的公共用地在項目實施前自行恢復原狀。
(4)整治外觀。對破損、陳舊、風化嚴重的房屋外墻進行防滲、粉刷處理,達到防漏、美觀效果。整修、更換破損落水管道。
(5)整治樓道。清理樓道亂堆亂放、亂搭亂建,刷白樓道內墻,整修樓梯扶手、欄桿、樓道窗,修繕破損臺階。
2.升級綠化規劃
(1)增加部分道路綠化面積。社區老舊街道狹窄,前期規劃沒有預留綠地空間,在適宜地段將部分用地改建為城市綠地,如將破舊花圃拆除改建成社區口袋公園,提高土地使用率的同時又能增加街道綠化效果。
(2)科學種植樹木。道路綠化在配置形式上充分考慮市民視覺、聽覺、嗅覺上的感受,將形態各異的喬、灌、花、草及藤本植物進行藝術組合,最大限度地發揮植物的景觀功能。
(3)有效利用淘汰樹種。將樹齡太長、體量太大、根系發達的行道樹(如大葉榕、小葉榕)更換為更適宜的樹種,對于調整出來的樹木,把它們移植到新建景點,做到物盡其用。
3.完善基礎設施
(1)整治、新建停車設施。在破除落后的綠化規劃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社區及內街巷空間新建、改擴建和整修公共非機動車庫(棚),盡量滿足社區內居民非機動車停放需求;整頓機動車庫(位)使用秩序,恢復車庫停車功能;增設交通標志,劃設機動車停放位置;對有條件的社區進行改建、補建機動車停車位,規范停車秩序。
(2)整理“三線”。強制拆除逾期未能清理整治的亂拉亂接線路,再由相關管線單位確保在短期內恢復使用。建立日常“三線”管理工作機制,規范“三線”規劃、報建、工程施工及驗收標準。對于新增的“三線”,各管線單位要嚴格按照規范進行鋪設,嚴禁出現新的“亂接、亂拉、亂搭”現象。(該項工作由區科工商務局牽頭,結合《蓬江區實施鄉村振興工作三年行動計劃》統一開展)
(3)疏通、翻建地下管網。更換破損窨井蓋,清理、整修、補建化糞池。實施雨污分流,保證排水通暢。翻新排水系統,提高雨水管渠設計參數的標準,全面升級雨水管道,對水浸黑點進行整治,同時加強雨水排水系統的維護和管理,通過城管熱線平臺迅速掌握各社區內澇現象并及時處理。
(4)修整、規范桿管線設施。完善和規范路燈、供電、供水、通信、郵政、廣電、燃氣、消防等桿管線及設施設備,有條件的社區要做到桿管線下地,條件不具備的社區要統一高度和線路走向,杜絕亂拉亂接。
(5)推廣管道燃氣使用。在有條件的社區推動管道燃氣建設,合理規劃燃氣管道鋪設方案,將管道燃氣入戶加進改造進程。
(6)推進電梯加裝。根據規范要求,征求社區居民意愿,協調樓宇居民意見,在符合條件的樓宇推進外墻加裝電梯工作,解決社區老人“下樓難”問題。
(7)配套休閑設施。根據規范要求,結合社區規模,補建和完善社區服務、居民文化活動等公共服務設施,增加公共空間,維修改造原有休閑場地,配置健身器材等文體設施,有條件的社區要新建休閑設施,擴大居民的活動范圍。
(8)規范文化宣傳設施。在社區主要出入口設置社區平面示意圖,方便群眾了解社區總體布局;合理配置宣傳欄、公示牌等設施,力求美觀整潔。
(9)完善消防設施。根據社區人數的增長同步增補足夠的安防、技防設施,修復、更新破損或老舊消防設施,按相關標準在樓道、物業用房等公共部位和場所配置消防器材,落實定期檢驗制度,確保消防通道暢通。
4.加強衛生保潔
(1)蓬江區城區內已實現 “環衛一體化”,通過京環公司進駐,繼續保障市區內的衛生清潔,加大清掃保潔密度,消除衛生死角,逐步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
(2)推行垃圾分類制度,完善、優化垃圾分類收集點和裝置,鼓勵社區居委會向社區居民發放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宣傳單頁手冊、環保垃圾袋,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志愿者隊伍,充分依靠志愿者力量,深入社區家庭,落戶宣傳分類知識,激發居民垃圾分類的主動性與自覺性。
四、責任分工
區委宣傳部(區創文辦):負責宣傳、發布創文相關通知公告;負責對各單位下達創文督辦任務,并匯總反饋情況報上級部門。
區科工商務局:負責“三線”整治的牽頭、協調、督促、檢查等工作;負責協調通信線線路整治工作,聯系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長城寬帶,協調項目建設單位及各鎮(街)會同電信運營商加快推進通信線整治工作。
區公安分局:負責改造社區的公安部門資產所屬的監控線路自身隱患整治,以及負責改造過程中遇到黑惡勢力的打擊處理。
區財政局:負責落實安排老舊社區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建設相關工程項目資金,會同項目業主單位根據建設進度及資金支付條款,審核并撥付工程及相關資金。
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指導、協助鎮(街)開展整治過程中住戶(商鋪)墻體安全隱患的排查處理,對涉及安全隱患墻體的整治施工是否繼續推進提供專業意見,配合各鎮(街)推進老舊社區樓宇電梯加裝工作,提供樓宇電梯加裝指引,加快電梯安裝審批流程。
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做好老舊社區整治規劃并出資建設,會同項目建設單位組織實施老舊社區整治工作;負責地下綜合管網、市政道路路面、完善社區綠化、增設停車位等相關工程的規劃,報區自然資源局審批后組織實施建設;負責對納入整治區域的問題點進行城管執法檢查,對老舊社區內存在的“六亂”問題進行整治,對逾期整治不到位的問題點進行依法處理;配合電信行業主管部門督促相關企業清理非法共享網絡線路。
區環境衛生管理處:負責指導京環公司跟進老舊社區整治過程出發現的衛生黑點、難點,加大清掃保潔密度,消除衛生死角;完善、優化垃圾分類收集點和裝置,垃圾收集設施封閉處理,推行垃圾分類制度,宣傳分類知識,試點投放垃圾分類收集裝置。
各鎮(街):負責屬地社區綜合整治的前期工作,每年選定2-3個待改造社區,組織開展數據摸查并統籌指導村(居)做好老舊社區整治居民工作、后期管養等工作。做好老舊社區整治的協調、宣傳和維穩工作;定期巡查,對整治范圍內出現違規建設,責令限期拆除;對逾期未能清理整治的“六亂”現象,聯系城管執法部門強制處理。由各鎮(街)牽頭,整合社區居委會提供的信息并篩選出符合電梯加裝條件的樓宇,組織相關樓宇居民配合做好老舊社區加裝電梯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
為加強我區老舊社區整治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老舊社區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由區分管領導任組長,區創文辦、區科工商務局、區公安分局、區財政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區環境衛生管理處、各鎮(街)主要領導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主要負責組織、協調、推進老舊社區整治工作。各鎮(街)相應成立領導機構,加強轄區老舊社區整治工作的組織領導。
(二)實施保障
1.征集改造需求。對存在改造需求且符合政策要求的老舊社區組織調查摸底,掌握問題,了解改造需求和重點。在此基礎上,結合區財政承受能力,形成項目清單。
2.制訂初步方案。根據項目清單,向專業機構購買服務等方式,制訂初步改造方案及預算。
3.項目實施。按照年度改造計劃,由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落實方案設計與審查、招投標、工程實施和監管等具體工作。
(1)方案設計與審查。項目建設單位委托設計單位開展方案設計,由職能部門或機構牽頭進行聯合審查。
(2)招投標。由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作為牽頭部門向招標管理機構提出施工、監理招投標申請。招標管理機構根據項目特點和實際情況出臺相應的招標制度,將老舊社區綜合改造提升項目統一納入當地招標平臺公開招標。
(3)工程實施和監管。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作為建設單位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規范標準組織實施,相關部門、街道、社區等要全力配合,為施工提供必要條件。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根據老舊社區綜合改造提升工作的特點,對工程全過程進行監管,落實工程質量、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等管理要求。
4.項目驗收。項目完工后,由區相關部門、建設單位、參建單位、街道、社區等進行項目聯合竣工驗收。驗收通過后,及時完成竣工財務結算,做好竣工項目資料整理、歸檔和移交工作。
5.后續管理。鞏固老舊社區改造成果,由相關職能部門按照長效管理方案,落實管理和服務,做到“改造一個、管好一個”。
(三)資金保障
老舊社區整治資金在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部門預算“工程建設項目專項”中安排。計劃每年投入5000萬元,三年共1.5億元,用于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所負責的老舊社區整治項目工程。實施主體為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
附件:蓬江區老舊社區摸底情況及改造計劃匯總表
附件
蓬江區老舊社區摸底情況及改造計劃匯總表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圖解:
http://www.htjxlbj.cn/zwgk/zcfg/zcjd/content/post_2097739.html
政策文字解讀:
http://www.htjxlbj.cn/zwgk/zcfg/zcjd/content/post_2097729.html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