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鎮街動態

【奮進新征程】環市街:全力以赴抓落實,助推主城區區域影響力提升

字體:[大] [中] [小]

  市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立足江門實際,提出了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總體要求、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是全市上下未來工作的任務書和路線圖。

  環市街道作為主城區重要組成部分,經濟社會發展優勢明顯,經濟實力強、三產基礎實、生態環境好、公共服務優,經濟總量始終排名全區前列。接下來將以更大力度推動經濟平穩增長,以更大力度促進科創產業升級,以更大力度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以更大力度抓好環境保護,以更大力度補齊民生短板,搶抓機遇借勢發力,助推主城區區域影響力提升。

  一、提高政治站位,以堅定信心擔起“助推主城區區域影響力提升”的重大使命

  報告提出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團結帶領僑鄉人民為美好生活而奮斗,環市街將勇擔新使命,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書寫新時代發展新篇章。

  一是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全面落實省委新一輪基層黨建三年行動計劃,深入實施市委基層黨建“十大專項行動”和區委工作部署,以強黨建為引領,帶動強空間、強配套、強內涵,繼續探索原有農村黨建與城市黨建相互借鑒、有效銜接的方法路徑,推進各領域黨建互聯互動,健全完善黨建服務融入中心服務大局體制機制,進一步煥發城市基層黨建活力。

  二是鍛造忠誠干凈有擔當的干部隊伍。全面提高干部隊伍的“八項本領”“七種能力”,健全平時考核機制,樹立鮮明用人導向,重用敢負責、敢擔當、善作為、成績突出的干部,同時深入開展干部輪崗交流,細化容錯免責措施,營造真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濃厚氛圍。

  二、錨定方向目標,以五個定位構筑“助推主城區區域影響力提升”的四梁八柱

  報告提出要奮力構建新時代僑都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全面提升“中國僑都”凝聚力和影響力,環市街將以坐不住的緊迫感,等不起的責任感,慢不得的危機感,搶抓機遇、順勢而為,在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上助推高質量發展。

  一是打造產城融合低碳示范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部署,加快轄區科技孵化器、創新發展載體的建設,形成“綠色低碳+高端產業+配套服務”的產城融合發展城市形態。

  二是打造區域城市未來新客廳。以“三舊”改造為契機,發揮央企及有實力的大型房地產公司舊城改造經驗優勢,以提高存量土地資源配置效率為核心,以改善城鄉人居環境、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為重點,繼續加快改造步伐,全力打造城市未來新客廳。


  圖片


  博學名苑“三舊”改造項目現場


  三是打造第三產業經濟生態圈。加快推動環華僑廣場商圈改造提升,拓展萬達、匯悅大融城、健威廣場、緯豐廣場等商圈的商貿、服務、金融業發展空間,以創建第二批省級示范特色步行街(商圈)為契機,建設高品質消費集聚區,探索建立摩托車配件、小家電工業文創展銷平臺,加快形成第三產業經濟規模效應。


  圖片


  匯悅大融城——本土元素、潮流文化、新世代潮玩圣地


  四是打造智能制造創新集聚區。引導更多企業與高水平院校共建科創平臺,支持大長江等龍頭骨干企業建設高水平研發平臺,推動小家電產業集群化高端化發展,打造科創產業聚集區,助力全市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


  圖片


柏力科技園


  五是打造山水文旅休閑打卡地。以山水景觀、歷史文化為紐帶,深度挖掘群星公園、龍舟山公園、丹灶村、龍馬里等豐富資源,將生態資源、華僑文化和文創元素有機結合,打造文旅休閑精品線路,提升市民游客休閑體驗。


  圖片


  群星公園。劉淑君 攝


  三、抓好精細化管理,以務實舉措提供“助推主城區區域影響力提升”的堅強保障

  報告提出要建設更加溫暖的幸福江門,打造國家治理現代化標桿城市,環市街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切實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以真摯情懷增進民生福祉。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民生實事,推動智慧社區試點項目建設,通過“互聯網+”社區管理模式,依托各種智能技術手段實時監控,減輕社區工作壓力,進一步規范整合服務資源,向群眾提供養老、醫療、培訓、就業、心理咨詢等多種便捷公共服務,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二是扎實推進基層法治建設。不斷夯實法治基礎,將法治思維融入經濟發展、體制改革、民生保障、城市管理、安全穩定等各項工作中,切實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持續加強“一社區一法律顧問”建設,鍛造更多形式活潑、實用性強的普法、釋法惠民項目。

  三是構筑社會平安穩定屏障。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切實筑牢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防線,持續開展掃黑除惡、全民反詐、禁毒反邪宣傳活動,毫不松懈抓好安全防范各項工作,不斷提升社會治理水平,以更強擔當更高標準維護社會大局安全穩定。


編輯 | 蓬江發布編輯部

來源 | 環市街


相關附件:

鎮街動態